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刘功勋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6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Ⅰ组,2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Ⅱ组。使用CT灌注成像影像检查并记录成像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和实验Ⅱ组相比,实验Ⅰ组血流量、肝脏灌注指数和血容量更低,前两项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一项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准确率达到90.32%,诊断正确率较高。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参考价值信息,提倡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肝脏肿瘤;诊断效果

肝脏肿瘤为生长在肝脏部位的肿瘤,恶性病变预后较良性病变差,且发生全身转移后患者生存时间急速减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针对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可为后期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帮助较大。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分析人体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和普通CT成像不同,在采集数据、图像重建方面具备较多优势,显示病灶信息更为全面。本文主要探究CT灌注成像在诊断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主要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62例患者参与研究,选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文件;患者无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参与研究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资料完备,可按要求参与研究。患者中共计有男性39人,女性23人,年龄上限72岁,年龄下限3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71±4.58)岁,手术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6人,恶性病变26人。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审核,全程接受监督。

1.2方法

患者需要预先接受健康教育,检查前禁食4小时,检查前半小时饮用500ml温水,由护理人员讲解检查全过程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所有患者接受CT灌注成像,使用西门子32排的CT和佳能80排200层CT进行诊断,层间隔5mm,层厚5mm,仰卧位,腹部使用压迫带加压,先使用32排CT扫描定位,后注射典比乐注射液(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84),300mgI/ml,注射50ml量,注射完成后等待45s时间,用佳能80排200层CT扫描,进行数据采集、成像分析。影像医生分析患者肿瘤生长、病灶血流情况,会诊得出结果。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CT灌注成像检查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肝脏灌注指数(HPI)[1],对比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患者以上参数[2]。(2)手术病理取样移送病理实验室,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灌注成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3]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检验数据,P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参数

表1,实验Ⅰ组血流量和肝脏灌注指数均低于实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血容量略低于实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参数

组别

血流量(ml/100g·min)

血容量(ml/100g)

肝脏灌注指数

实验Ⅰ组(n=36)

329.27±50.98

36.12±9.35

0.25±0.06

实验Ⅱ组(n=26)

437.06±42.17

38.47±9.57

0.71±0.16

T值

8.6958

0.9762

9.0725

P值

<0.05

>0.05

<0.05

2.2CT灌注成像诊断结果

根据表2,诊断正确率为90.32%,特异性为88.46%,敏感性为94.29%。

2.CT灌注成像诊断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

CT灌注成像

合计

良性

恶性

良性

33

3

36

恶性

2

23

26

合计

35

26

52

3.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属于前沿影像技术,该种影像技术在检查病灶周围血液供应方面应用价值较高,和CT成像增强扫描不同,在检查者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使用CT扫查重点关注的层面,通过分析扫查图像获得医学信息,根据数据模型计算血流量、血容量等灌注参数,分析病灶生长情况和周围组织血运状况,了解肿瘤生长的病理和生理状态,为临床肿瘤鉴别诊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4]。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根据检测血流灌注情况,对比正常人肝脏血流灌注情况,能够了解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和扩散速度。肝脏为造血器官,血运丰富,患肿瘤后癌细胞疯狂增殖,促使肝脏血液供应更加丰富,当肝脏肿瘤中癌细胞发生转移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液供应量会提升。本文研究中发现,实验Ⅱ组患者血流量达到(437.06±42.17)ml/100g·min,肝脏灌注指数达到(0.71±0.16),说明肝脏肿瘤病变越严重,则血流量和肝脏灌注指数越高,这两项数据特征可用于判定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性质,该特性与肝癌内部血管数量增长有关,新生血管数量增加,会影响肝脏血流速度从而导致肝动脉供血速度提升。本文中使用CT灌注成像诊断正确率达到90.32%,表明该种影像技术应用价值较高。CT灌注成像可探查新生血管,根据灌注值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判断血液供应可分析患者体内肿瘤血管内微血管生长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可鉴别良恶性病变[5]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高,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信息,有助于提升肝脏肿瘤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刘蕾,王哲,赵静,郭广春.CT灌注成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5):62-64.

[2]赵姝娟.CT灌注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1):45-46.

[3]曲阳春,刘桂锋,刘云霞.320排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2):425-426.

[4]杨林,缪南东,任勇军,黄小华,翟昭华,董国礼,张小明.CT灌注成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06):618-621.

[5]赵红,夏文平,李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0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