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界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地方政府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界定

侯小宝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在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史上,新公共服务学倡导政府当局要尊重人民,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公共利益最大化,认为政府应是“服务者”。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先后结合多种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开展了多层面、多维度的理论研究:如朱红琼认为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激励下按照其指令行事,因而是中央政府的“委托代理人”;胡重明认为地方政府立足于本地区社会事务发展和公众实际需求,促进国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充当了“社会代理人”。综上,笔者认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发挥其作用时,主要应该体现在政策制定与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及管控、要素保障和服务、规范建设管理的监督、宣传引导公众参与五个方面。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从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有序建设、完善支持政策、抓好组织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就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级政府该发挥的作用进一步作出要求。《指导意见》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等部门指导督促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一、政策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指导意见》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海绵城市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尽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及时总结宣传、有效推开。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密切合作,高效联动,形成推进合力。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牵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财政部门要积极推进PPP模式,并加大公共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科技部门要重点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气象部门要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规划、国土、环保、交通、园林、价格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及管控

海绵城市的有序建设和高效管理离不开地方政府科学的规划,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都会使海绵城市建设陷入盲目混乱的状况。《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强规划引领。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的刚性控制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二是严格实施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在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

三、要素保障和服务

地方政府要在建设运营机制、融资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发挥好公共服务者的角色作用。《指导意见》要求,一是创新建设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技术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采用总承包方式承接相关建设项目,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大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要积极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完善融资支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等。

四、规范建设管理的监督

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督与评估管理,能够为海绵城市参与主体营造公平竞争、井然有序的环境。海绵城市建设涉及行业众多、参与主体多元,容易出现市场混乱、责任落实困难等问题。《指导意见》要求统筹有序建设,修订完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和技术性要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编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和技术导则,指导海绵城市建设。

五、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逐渐提高公众对公共事务问题的认识,公众通过宣传教育了解情况后,将关注的情况反馈给地方政府,政府与民众共同确立公众迫切关注和重视的方向,并就涉及公众在决策制定的各个方面开展协作,从而处理复杂的公共事务问题,在利益相关者和公众之间建立共识。因此,公众意识、教育和公众决策对于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和民众接受度至关重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需考虑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程度、切实维护公众利益,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挥。宣传教育是公众参与的基础,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册、网络宣传、公共听证会等形式对公众进行公共事务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红琼.多任务委托代理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兼论君主制下激励机制的运行[J].江苏社会科学,2008(01):56-60.

  2. 胡重明.服务型政府:理想抑或现实——以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为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6):22-30.

  3. 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5,24(01):49-54.

  4. 刘娜.正视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问题[N].中华建筑报,2016-11-08(5).

  5. 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6. 张莹.海绵城市政策创新的扩散[D].上海交通大学,2018.

  7. 刘治彦.智慧城市的特征和“痛点”[N].经济日报,2017-07-07(14).

  8. 胡灿伟.“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J].生态经济,2015,31(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