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23030219870718****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拥有强度高、硬度好的特征和特点,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混凝土浇筑的整体强度和效果,如果缺乏规范的施工技术,将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所以为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企业应注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及有效化应用。本文结合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内涵,分析常规浇筑类型及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前期准备,提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的施工流程。而浇筑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拥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在建筑工程获得健康发展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技术内涵,优化技术应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益。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浇筑技术已逐渐衍生出多种技术类型,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流程,进行转化,可以有效地彰显浇筑技术的基础性和必要性,继而对建筑工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方法
1.1全面浇筑
通常来讲,全面浇筑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简单、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实际的浇筑施工中,主要遵循“由下而上”的浇筑顺序,即在完成首层浇筑作业后,进行次层浇筑作业。假如首层浇筑质量较低,则需要实行连续性的浇筑操作,以此提升浇筑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浇筑作业的有序进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要想切实提升或保障浇筑施工的作业品质,还需要确保结构平面不能超过标准的施工范围,并遵循“由短到长”的浇筑方向,进行浇筑施工。假如浇筑距离较大,可将浇筑作业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两段浇筑,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浇筑,随后再在中央位置进行“中央浇筑”,从而提升浇筑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分段浇筑
相较于全面浇筑,分段浇筑主要应用在长度小、面积大的浇筑结构中,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实施分段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次层浇筑”,随后对每个段层开展分层浇筑,如果分段浇筑的层数较少,在完成顶层浇筑后,并且首层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则需要施工人员从“次层位置”开展分层浇筑,以此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分段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拥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更好地推进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稳定性及结构性得到有效地提升,以此为企业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1.3斜面浇筑
斜面浇筑技术主要应用在斜坡度较大的工程施工中,如果该类工程结构的整体长度为“厚度的2倍”或以上时,斜面浇筑的韧性和强度便会越好。通常在斜面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从浇筑斜面开始进行震捣操作,随后逐层向上振捣中间部分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密度增加,提升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而在施工作业的形式与方式的角度来分析,斜面浇筑又是全面浇筑的延伸和改良,是应用于特殊建筑结构中的浇筑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建筑工程的特征和特点,以此使斜面浇筑发挥出真正的功能和作用。
2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的前期准备
2.1材料准备
混凝土浇筑中所应用到的材料主要有钢筋、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体的要求进行检测和检查,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而在完成材料准备和检查后,需要施工人员搅拌混凝土,使“混凝土配合比”切合建筑工程对浇筑施工整体强度和承重能力的要求,通常来讲,配合比越大,浇筑后期所形成的皲裂裂缝会越明显,反之皲裂裂缝会越细小。因此在浇筑施工前期,需要明确不同建筑材料的配合比,从而在差异性检验的过程中,探寻出最能契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材料配合比。最后,当确定材料配合比后,还需要施工人员对搅拌过程和搅拌顺序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以此确保不同的建筑材料能够根据特定的配合比和标准进行搅拌。此外,还要在混凝土搅拌环节,进行含水量控制和检测工作,结合试验结果,实时调整相应的建筑材料的混合比例。
2.2混凝土运输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搅拌站存在一定的运输距离,假如在混凝土运输中出现特殊情况,将严重影响到浇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为有效规避该类现象的出现,需要关注混凝土运输的效率,从以下几个层面,来保障混凝土运输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首先,运输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运输路线和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规划出科学的运输路线和计划,保障运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混凝土完全融入输送泵时,需要施工人员充分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成分及纯净程度,以防水泥和砂石等杂物融入到混凝土之中,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性能。最后,在连接混凝土输送泵时,施工人员需要检查输送泵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而在减少混凝土输送时可能存在的运输问题,提升混凝土输送的可靠性。此外,还需要用润滑剂涂刷输送泵,确保混凝土输送泵中的空气自由流通,以防出现输送泵和混凝土出现相互粘连的问题,尽量提升混凝土的利用效率。
2.3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为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率,需要从泵车质量控制、设备质量控制两个层面出发。首先是泵车控制,即在设置输送泵的过程中,将混凝土运输管道的水平段维持在15m以上,随后将软管控制并固定在浇筑点,并在软管拐角处设置90°弯管,以此提升混凝土输送管道的严密性。而在设备管理层面,施工人员需要提前确保浇筑设备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如果浇筑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更换设备,保障浇筑施工的有序进行。而在日常的维护中,施工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维护和检查浇筑设备,使浇筑设备能够发挥正常的效能,提升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基础浇筑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征及特点,明确不同建筑浇筑的要求和类别,并对浇筑技术进行分析。通常来讲,根据施工形态的不同,可将浇筑技术划分为条形、大体积和阶梯状等3种类型。而根据施工要求和特征,可又可将其划分为全面浇筑、阶段浇筑和斜坡浇筑等3种常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相应的浇筑技术和方法。譬如在大体积浇筑时,施工人员可用全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施工作业,确保相邻阶层之间的紧密结合,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缝隙。而为保障浇筑施工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施工人员可设置相应的“浇带”,以此防治混凝土冷缩后出现过度膨胀和收缩等问题。
3.2剪力墙浇筑
剪力墙的浇筑方式和方法主要以流水线浇筑为主,简而言之,就是在墙体周围浇筑5cm厚的混凝土带,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对整面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预留出相应的“缝隙”,然而在预留缝隙前,需要明确缝隙的具体位置(即以门洞为参照点,确定其是否在门洞上),而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剪力墙施工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中间不能出现任何的“间断”。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确保接口处拥有较大的振捣力度,使混凝土密度切合“接口处”的施工要求。并且保障洞口高度和空洞位置需要维持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墙体和墙柱的浇筑作业应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墙柱和墙体的衔接性和稳定性。
3.3位置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和注意钢筋的位置,明确钢筋架构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如果钢筋位置出现偏差或错误,应采用相对科学的举措来矫正,从而确保浇筑结构的稳定和牢固。此外,由于建筑主梁分布着密度较高的钢筋,所以在浇筑该部分时,需要格外的细致和严格,不能出现任何的不规范、不科学的操作行为,尤其不能在不明确钢筋位置的情况下开展浇筑作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发挥钢筋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升浇筑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结语:将混凝土浇筑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切实地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应明确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方法类型及前期准备工作,随后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完成对基础部位、剪力墙、梁板的浇筑,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效益,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龙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5+78.
[2]高海渊.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36):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