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实施及其有效性的探究

/ 4


对高中生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实施及其有效性的探究

翟勇 龚晓华 杨伟 赵婷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 要:

心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整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学校整体氛围的建构、心育与德育共融课堂、实践活动、反馈追踪等整合一体的教育方法,以对本校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研究对学生的成长汇报内容进行了质的分析,以探究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结果发现,心育与德育整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应对方式、行为习惯、纪律意识和表现、人际关系、个性发展、目标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这表明本研究中心育与德育整合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价值,值得继续探索。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模式 有效性探究


  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便开始重视品格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李先军,2015)。美国的品格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采取专门的品格课程教育,将品格教育融入到校园制度、环境、班级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并且实行家长、学校与社区联合等具体的方式来促进品格教育的开展,并且会通过调查数据和访谈来评估效果(宁芬芬,2011)。有具体目标,操作方式和有效性反馈的德育方式是值得国内借鉴的。我国高中生开始实施综合素质评估之后,德育工作就更加需要这样具体的方式。

我国目前实行的还是大德育观,比较侧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宁芬芬,2011)。在追求具有目的清晰、任务明确、可操作可评估特点的德育方式上,国内教育者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本研究基于本校生态试图提出符合上述特点的有效的心育与德育整合的教育模式。

心育着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授有助于加强心理素质和有效学习的方法,使其个性良好发展(焦其和,2000)。德育是一系列针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得个体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周志成,罗慧,2015)。德育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出发,侧重规范和标准;心育从个体发展出发,侧重心理健康。焦其和(2000)认为德育与心育的内容存在重叠和交叉,德育以心育为基础和导向,而许多行为源于心理问题而非品德问题。班华(2001)认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活动,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尝试。

关于心育与德育的整合,许多研究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都有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意见的提出。韩东博(2014)举出了德育心育一体化教育的例证,边缘人格障碍如果不通过心育调整,那么很可能产生违纪行为;德育把握方向,心育则提供活动。张燕(2009)认为职高教育中的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辅导活动。国内学者对于心育与德育整合的讨论,大多基于理论,或者有部分零散例证,难成体系,而高中阶段的心育与德育整合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本研究将以高中生为对象,讨论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实施和检验。

2 方法

针对学校德育实际、心育实际,本研究以80名高一学生组成“课外成长辅导班”(以下简称“辅导班”),开展德育与心育理论及方法整合的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以积极心理学(崔丽娟,张高产,2005)、人本主义心理学(车文博,1999)、生态系统理论(刘杰,2009)为理论基础,积极看待学生自身潜能,关注学生自发改变资源,并致力于创设一个能积极回应学生积极改变的生态系统环境。

在理论基础的指引下,具体做法包括由心理老师担任班主任,对班级实施小组管理、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管理与教育形式;由德育导师并行开展德育课堂,并组织实施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包括法制讲堂、春游活动、素质拓展等。各项内容都做了系统性计划性的定期安排。本过程实施一年以后,教师对辅导班学生从反馈表、班主任意见、辅导班的量化考核等多个方面去评估学生成长状态。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学生对参与了辅导班之后自身改变的内容自述,笔者进行了词频统计与归类分析,目的是以此评估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模式的效果。

辅导班有一项内容的要求是请学生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写一份自我成长报告:“请总结你在‘课外成长辅导班’学习期间,个人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成长情况,并对辅导班老师进行评价,提出你的意见与建议。”

笔者将对成长报告的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质的分析,以此探究辅导班效果。表格中的词频基本可以与相应的人数对等。总数为77,有3份遗失。另外,类属的确定有以下特点:

  1. 同一描述不重复统计,即被试的每一单位描述只统计一次。

  2. 有些类属之间有极紧密的关联,基于描述只统计一次的情况下,所以有些描述的类属可能可以归于这一类,也可以归于另一类,但最后以笔者自己的判断只对其进行一次归类及频次统计。

  3. 基本包含了所有描述,笔者将其分为了7个不同的类属。

3 结果

笔者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学习方式的改善、应对方式的改善、行为习惯的改善、纪律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个性发展、目标意识的提高。表格中的词频代表77人总人数中提到相关词汇的人数,也就是相关词汇出现的频次。

表1 学习改善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成绩的进步

27

自2100名到1400名、有很大进步、超过了B优线

认识的转变

15

认识到重要性、从为别人而学变为为自己而学

态度与心态好转

15

能静下来、学习态度真的变了很多、热情、积极

方式改善及能力提高

14

自觉抓紧时间、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好转

知识的丰富

12

法制知识、生活小常识、趣味性、开拓了眼界

兴趣与动力增加

7

更有兴趣、有了动力

表2 应对方式的改善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问题分析改善

15

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情、考虑的更全面、看的更透彻

应对态度改善

17

不偏激、控制情绪、冷静、忍耐、忍让、不像以前容易冲动

应对方式改善

13

先思考后行动、大事化小、理智、理性、更集体化

表3 行为习惯改善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生活规律化

13

更规律、行为更加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提高

10

更爱干净、饭吃好、与父母一起劳动、能够合理消费

改掉坏习惯

26

不抽烟不打架、粗话减少、看小说玩游戏少了、拖沓变明快

丰富生活

7

坚持运动、生活丰富、积极主动、有热情、阅读、喜欢自然

表4 纪律改善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纪律意识(内化)

14

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规则意识、底线意识

遵纪行为(外化)

11

不违反校规校纪了、寝室内务不会再扣分、上课不睡觉

表5 人际关系改善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处理方式/风格

15

做法得到称赞、谦让、低调、尊重、积极参与、帮助他人

人际情感

12

理解、包容、体谅、信任、尊重他人

集体意识

7

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与他人合作、集体化

感恩父母师长

8

明白父母师长的良苦用心、尊重和体谅父母、学会珍惜

人际心态

7

开阔、宽广、开放、主动承认错误、尝试从自身找问题

择友

5

能分辨、远离不好的朋友、拒诱

表6 个性发展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价值观

21

人无完人、不再以为抽烟是帅、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思想状态

22

成熟、长大了、稳重、不歪门邪道、道德学习、良好品格

思维

2

比以前更加会思考、更高觉悟

动手能力

2

特别是一次做鸟巢,更是锻炼了自己的毅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性格

1

从内向到外向,从不自信变得自信

表7 目标意识提高相关词汇的频次统计

类属

词频(N=77)

相关词汇列举

梦想

8

梦想更加清晰、为了追自己的梦、对律师和记者的生活感兴趣

目标

14

从迷茫到坚定目标、抱着考大学的目标在奋斗

人生规划

8

觉得现在人生有了憧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想法

4 讨论

4.1 辅导班效力发生的背景

由于缺乏前后对比,某些改变并不一定完全由辅导班的教育带来。学生作为自然人,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所以固有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甚至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只是在质的研究结果中研究者让被试报告的是辅导班教育带来的影响,所以本研究更多考虑到辅导班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另外,调查题目本身可能就带有积极导向,在后续的调查中,可以设置更为全面的题目对辅导班效果进行考察。

4.2 关于心育与德育整合教育起效机制的讨论

通过对辅导班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内容及教育效力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辅导班教育效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实现了个体积极品质与行为的以下转变过程:缓冲和依从——认同和表达——内化和顺应——外化和遵守——丰富和外延。

4.2.1 缓冲和依从

高中生处在情绪极不稳定,价值观混沌,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时期,在违反规则之初,他们对规则会产生表面的顺从,甚至会带有漠视、敌对的情绪。辅导班教育起效的第一保障就是比平日的教学管理更加强调纪律性,实现学生对规则的依从。

4.2.2 认同和表达

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则肯定了学生的发展潜力,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能够感受到自己被肯定、被接纳,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从多角度去看待规则,并在表达的基础上实现对规则的认同。学生有很多“表达”的机会,这样有助于独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点。对规则和积极品质的部分认同和意见表达是有效性实现的第二个保障。

4.2.3 内化和顺应

这一效果的产生主要在于辅导班教育过程中的语言功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说是频繁的、密切的。导师每周会和学生见面交流,任课老师会每周给学生上课,心理老师会每月根据反馈表内容与学生交流,而这些交流不是一次就过,而是每次的积极关注和反馈,这样便对学生不断强化规则意识或其他积极意识,学生便从最初的认同逐步变为内化和顺应。每次观看德育或者心育相关视频,参观看守所等法制基地,参观敬老院或者在其他活动之后,辅导班会要求学生形成文字性质的感想等。学生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除了思维与辨别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意识也不断深化。所以言语交流,文字反思都是意识由认同一步步变为内化和顺应的途径。

4.2.4 外化和遵守

对规则的依从可以实现外化和遵守的目标,对规则的认同和内化同样也可以实现外化和遵守的目标,所以说遵守纪律,将规则外化为习惯性的行为。表4中纪律行为的外化,“寝室内务不会再扣分”、“上课不睡觉”等都是外在行为的改善,属于外在表现。

4.2.5 丰富和外延

值得关注的是表3行为习惯改善中有丰富生活这一项内容,包括运动、阅读、喜欢自然等等,还有人对做鸟巢的手工活动印象深刻,笔者认为这是对规则和积极意识的升华的外在表现,是对遵守纪律和规定的进一步延伸。这一点是辅导班教育最值得肯定的效果,着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对丰富的课程、活动内容的体验和感受。表1中学习改善中有12位同学提到了知识的丰富,包括法制知识、生活小常识、趣味性、开拓了眼界等等,这表明丰富和外延的实现与直接的丰富的辅导内容有直接关系。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个案的积累对于这项研究的下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个案积累有助于研究者对于学生心理、行为、后发展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教育者在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时候才能有思考和决策的基础。

心育与德育整合的学生教育方式正在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通过本研究的探讨,笔者发现还可以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完善,这项教育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学生活动的丰富,引进更多的教育人力资源,更好地对实践效果进行探讨等等。

5 结论

本研究对本校高中生实施了心育与德育整合的教育模式,有理念、有制度、有过程、有评估与反馈。结果表明此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对方式、行为习惯、纪律意识和表现、人际关系、个性发展、目标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班华. (2001). 心育再议. 教育研究. 12, 29-33.

崔丽娟,张高产.(2005).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心理科学,28,2,402-405.

车文博.(1999).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心理学探新,19,69,4-15.

陈宇.(2014).中学生轻微问题的处置策略.班主任之友,3月,4-6.

陈向明.(2010).质的研究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韩东博.(2014).“德育、心育一体化”例证与理论对比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6,280-281.

焦其和.(2000).德育与心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6,4,27-29.

李先军. (2015). 美国中小学生“积极行为支持项目”实施综述. 外国中小学教育. 2, 18-23.

刘杰.(2009).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2,250-252.

宁芬芬. (2011). 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周志成,罗慧. (2015). 关于厘清德育概念的思考. 思想教育研究. 246, 1, 12-16.



项目编号SCWCN2019YB06,该项目由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与研究中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