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治疗综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治疗综述进展

欧阳上安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卫生院永健大药房, 415300,

摘要:脑中风后最常见一种并发症则是抑郁症,其临床病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很大阻碍。经临床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发生中风后抑郁(PSD)的治疗方式中,其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文主要探讨PSD症的临床发病机制,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中药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有效阐述,进而为今后的PSD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病因机制;中药:针灸

PSD症在患者中非常常见,其脑中风后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躯体症状外,患者的情绪、情感、记忆力、活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均显著退化[1-2]。脑中风患者在发生抑郁症后,其康复情况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者还会提升患者的死亡率,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PSD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PSD通过中医治疗的实际进展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发病机制

结合中医学研究发现,中医中将抑郁症分为“郁病”,主要由于情志较低、气机郁滞造成,情志内伤是发生郁病的关键,始于肝,及于心、脾肝郁。另外,中医中曾指出,若患者因病而发生抑郁的情况在中医中多为虚症,相反,若因郁而发生的疾病则为实证[3]。PSD在中医中属于两种疾病,一是脑部受损,虚症表现为肺脏亏虚、缺乏阴血、气虚不足造成,实症表现为血液上逆、气淤、气郁导致,虚实相结,相互影响。PSD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蒙蔽清窍所致,造成肺功能失调、气血混乱、神气不足等。

2中医治疗

2.1中药治疗

2.1.1活血解郁: PSD患者通常表现为气郁、血淤,因此中医可根据活血解郁的方式治疗。其中药可选用一些疏肝理气、心神不安等功效的药物,其中药药方主要包括茯苓10克、地龙10克、制香附15克、赤芍药10克、川棟子11克、全蝎10克、川穹10克。将所有药物全部用清水熬制,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用药后其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副作用表现。另外对严重抑郁患者可添加桃红四物汤,主要具有养血活血、祛瘀等功效,其成分主要包括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各15 克,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2.1.2 疏肝解郁:PSD症主要因肝气郁结导致,因此中医治疗时可采用疏肝解郁的方式治疗,通常采用疏肝解郁汤进行治疗,其成分主要包括柴胡、合欢花、八月札、白芍、郁金、枳实、茯苓、百合、玄参、川芎、苍术、玫瑰花,清水煎煮后分早晚服用,另外还可通过加减逍遥散联合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逍遥散主要包括甘草15g,当归、茯苓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各30g。

2.1.3扶正解郁:PSD症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肺脏虚衰,进而中医治疗时可通过扶正解郁的方式治疗,中医可采用地黄饮子合四逆散联合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其中地黄饮子合四逆散的成分主要包括熟地20克,山英肉12克,肉苁蓉20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菖蒲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甘麦大枣汤的成分包括甘草9g,小麦15g,大枣10枚,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况,降低不良反应。

2.2针灸治疗:对PSD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整体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针灸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

2.2.1毫针疗法:此疗法主要选择毫针为针灸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进行针刺,临床中医治疗较为常见。具有调整经络、肺腑功能的功效,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此治疗效果可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差异性。

2.2.2电针疗法:此治疗方式主要在毫针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针灸工具输入微电流,在针和电的共同刺激下,可提升治疗效果。电针疗法主要通过机器操作,代替手法运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不少人力,对刺激参数的掌控力度较高[4]。相关文献表明,PSD的发病特点主要为虚实相结,始于脑,及于心脾肝肾,进而可在患者的肝经原穴、督脉经穴、手三焦经穴以及手少阴经位置进行施针,进而达到疏肝解郁、健脾安神之功效,另外,对PSD患者通过电针疗法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2.2.3头皮针、体针:对PSD患者通过采取头皮针和体针治疗,穴位主要包括神门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心俞穴等,相关文献研究表象,督脉经穴是治疗PSD的关键,主要选取内关穴、太冲穴、风池穴、风府穴、百会穴、神庭穴等进行毫针刺入,针刺深度约0.5~1.0寸,治疗30min后拔除毫针。另外在结合四关穴和人中穴能提升治疗效果,针刺方式仍未平补平泻,在刺入人中穴时以眼球湿润则可停针。

2.3针药治疗:治疗PSD通过中药联合舌针的效果较为显著,同时也是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案之一。其中舌针主语包括舌面穴(心穴、肝胆穴、脾胃穴、肾穴)和舌下穴(金津穴和玉液穴)。针刺治疗的方式以点刺法为主,并结合辩证论治的方式治疗,其中若患者属于肝郁痰阻型患者,可适当加减半夏厚朴汤,舌针选择心穴,对于肝郁脾虚型患者可适当加减柴芍六君子汤,舌针选择脾胃和肝胆穴;若患者为肝郁气滞型,则可适当加减柴胡疏肝散,舌针则选择舌下穴

[5]

3结束语

综上而言,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方式中可结合中医治疗和针灸联合治疗,其效果较为显著,结合相关报道显示,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与西医用药治疗的效果相比更胜一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临床治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但中医治疗在当前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较强,进而临床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时可联合西医用药,为患者尽最大可能改善病症。

参考文献:

[1]覃桂革.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治疗进展综述[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34-135.

[2]李节.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5):251-254.

[3]赵春丽,王晓东,丁爱国.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370-1372.

[5]李琛.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1,33(06):950-952.

[6]朱才丰.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1):103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