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阶段共挑选12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2组,分别以基础急救(对照组)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观察组)护理干预,n=60,将2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偏短,治疗疗效偏高,(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严重创伤患者护理过程中主张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能够缩短急救治疗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严重创伤;应用价值;基础护理
由于交通业、建筑业地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地加速,因此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地升高[1]。而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创伤,由于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需要尽早地对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所以对患者实施更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2~3]。本研究中主要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方式进行分析及评价其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阶段共挑选12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2组,分别以基础急救(对照组)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观察组)护理干预,n=60;观察组男、女各38、22例。年龄:21~70岁,均值:(45.57±1.78)岁,致伤因素:12例高空坠落,28例生产事故,20例交通事故;对照组男、女各37、23例。年龄:21~70岁,均值:(45.59±1.72)岁,致伤因素:15例高空坠落,30例生产事故,15例交通事故。2组一般资料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急救护理,由患者家属或就近人员将其送至医院,对入院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由医护人员与科室进行联系,组织专家会诊,研讨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随后对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内容包括:①成立护理小组:急救护理小组由院内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在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后,以最短的速度准备好急救药物、设备、器械,并且由院上级部门安排急救车辆赶往事故现场;在前往现场期间,告知人员切勿随意将患者进行移动,避免出现更加危险的情况。②病情判断与院前急救:在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对其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患者出血部位及情况,针对患者受到严重伤害后,其口腔中的分泌物会影响其正常地呼吸,造成分泌物误吸或阻塞的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口鼻处分泌物进行清理,同时将其衣领解开,将头部偏向侧面,确保呼吸道畅通;针对无法正常呼吸的患者,则需要给予吸氧治疗;若患者存在心跳停止情况,则需要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出血量较大,则需要采用止血带为患者止血,降低患者出现大出血的风险性;在简单地进行急救措施后,将患者转运到救护车上;在返回医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向急诊室报告,以便院内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地做好急救准备,尽可能地缩短急救时间。③院内急救:院内急诊室医护人员需要各司其职,主要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包括联络小组、体征监测小组等,各小组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确保急救工作地正常地开展。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需要立即手术时,则及时地与手术室进行联系,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提前将患者固定在病床上,避免出现坠床等情况,并且将患者的情况告知手术室医护人员后,通知手术室尽早地做好准备工作,缩短急救时间。
1.3效果判定
比较2组所需急救时间,包括急救、辅助检查、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有效抢救时间。
比较2组治疗疗效,包括治愈、好转、死亡。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所需急救时间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为(17.22±1.45)min,辅助检查时间为(10.28±1.12)min,会诊时间为(4.75±0.48)min,急诊至手术时间为(5.78±1.12)min,有效抢救时间为(38.41±2.78)min;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为(27.23±1.68)min,辅助检查时间为(18.72±2.28)min,会诊时间为(9.52±1.59)min,急诊至手术时间为(12.18±1.38)min,有效抢救时间为(57.21±2.62)min。观察组护理后急救时间比对照组短(急救时间:t=34.939,P=0.000;辅助检查时间:t=25.736,P=0.000;会诊时间:t=22.246,P=0.000;急诊至手术时间:t=27.893,P=0.000;有效抢救时间:t=38.121,P=0.000),(
P<0.05)。
2.2比较2组治疗疗效
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愈为48例,占总例数80.00%、好转为10例,占总例数16.67%、2例患者为死亡,占总例数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例数为58例,占总例数96.67%;对照组患者治愈为35例,占总例数58.33%、好转为16例,占总例数26.67%、9例患者为死亡,占总例数1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例数为51例,占总例数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x2=13.484,P=0.000),(P<0.05)。
3讨论
创伤主要是因外力因素作用下,造成机体器官、组织出现破损的情况,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情况之一。由于外力大小的差异性,创伤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创伤程度较轻的患者,主要是伤口较小的割伤、刺伤等;严重创伤则包括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火器伤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尽早地对患者进行急救治疗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4]。
基础护理中主要由家属将患者送到医院,期间可能会导致入院前急救时间浪费,在医院内等待的时间较长造成患者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而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医护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现场,并且给予患者针对性急救措施,同时与院内急诊室、院内急救进行配合,及时地进行医护人员、急救室的安排,缩短患者的等待及治疗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性[5~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偏短,治疗疗效偏高,(P<0.05);说明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急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急救时间。
综上,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运用在严重创伤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俞夏娣, 张亚丽, 方雅,等. 改良版SBAR沟通模式在抢救室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 2020, 49(5):762-765.
[2]王姣, 杨茂伟, 夏茂盛. 一体化链式急救措施结合Orem自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15(4):474-478.
[3]王金朋, 林彦婷, 王宇,等.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J]. 中国病案, 2020, 21(1):86-88.
作者简介:(邝姗姗,女,辽宁锦州,1987.08,本科,主管护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研究方向:护理、健康体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