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前3天的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1

剖宫产后前 3天 的护理要点

李慧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巴中 636600


怀孕后,许多准妈妈都在考虑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其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医生都会建议自然分娩,但越来越多的宝妈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痛苦会选择剖宫产。对于剖宫产的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产后保健,尤其是产后前三天。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剖宫产前三天,应该注意哪些保健,希望这些保健要点能对新妈妈的身体康复有所帮助。

一、剖宫产后第一天   

剖宫产产后第一天,产妇在返回病房后必须要好好地休息。因为麻醉剂的作用还没有消失,所以产妇需要平卧,行心电监护,暂时禁止吃一切固体食物和水。如果产妇口渴,可以少量喝水,适当的缓解一下口渴。剖宫产时产妇会留置导尿管,一般一天后即可取出,在护理产妇时,要避免导尿管折叠和挤压。在平卧期间,家人也要注意对产妇身体进行按摩,因为长时间平躺会有麻木感,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   

母婴行皮肤接触并协助喂奶,查宫底高度,监测阴道流血量。新生的孩子对母亲有巨大的吸引力,母亲会持续的关注孩子的动态,这时候,家人必须提醒母亲除需要给孩子喂奶外,其它时间应该好好休息,尽快恢复体力。产后四小时后,就不要总是保持平躺的姿势了,这个时间段家人需要给产妇进行翻身,因为麻醉药的作用已经过去了,侧卧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促进早排气,从而可以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身体损失。

  1. 剖宫产后第二天

剖宫产产后第二天,产妇就可以坐在床上多活动了活动了,拔掉尿管后,可以适量下床活动。不要在床上保持一动不动,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的循环不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下镇痛泵后,下床活动时伤口会出现疼痛的状况,当孩子吮吸乳房时,子宫收缩会有疼痛感,就像来月经时的轻微痛经,是在能忍受范围之内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能使子宫收缩到怀孕前的大小。

产后会有褥汗,这是怀孕期间储存在体内的水分,在产后褥汗被排出体外,这不是身体虚脱产生的汗。每天勤换衣服保持身体的清洁卫生即可。护士会帮助产妇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产后前两天产妇需要输液,这是补充术中的损耗和术后不尽快进食造成的精力不足;同时医生还会给产妇使用一些抗生素,防止感染症状的出现。

605da65303281_html_11ba2e8dfb46def5.png

  1. 剖宫产后第三天

剖宫产产后第三天,此时产妇对宫缩疼痛有了基本的适应,这个时候医生会为产妇的伤口进行换药,可能会对产妇带来一些不适。同时医生会对产妇的伤口进行检查,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肿胀或炎症等现象,对伤口的愈合情况进行了解。

通常情况下,在产妇产后第三天就可以在温暖的房间里进行洗头、擦身、吹干头发了。一周后便可以在温暖的浴室洗澡,但要注意保护伤口。

  1. 剖宫产护理的其它注意事项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疼痛都是无法避免的,唯一有区别的就是顺产的疼痛是出现在分娩过程中的,而剖宫产的疼痛则是出现在产后。在剖宫产产后几个小时内,伤口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为了可以保证休息的状态,使身体机能可以尽快恢复到产前状态,这时产妇通常会请医生给开一些止痛药,降低伤口的疼痛感觉,但是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还是要习惯伤口所带来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   

当然,伤口的疼痛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般会在术后三天后消失。麻醉药以及止痛药会对产妇的肠道蠕动造成抑制影响,会引起产妇不同程度的肠胃胀气,引起腹胀。所以,产妇在产后卧床期间,要多翻身,以促进肠胃蠕动,使肠道内气体尽快的排出体外,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剖宫产产妇身体机能恢复比较缓慢,术后容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因此,产妇应该采用半卧位的休息姿态,有利于促进恶露的排出,避免恶露沉积在宫腔之中,对产妇造成感染,从而影响到子宫复旧。同时,产后应该注意多排尿,一旦有了排尿感,就需要尽早的进行排尿,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感染的风险。

术后2周内必须保证会阴部和腹部切口的清洁,避免切口受潮,在恶露完全排干净之前,千万不要坐浴,可以淋浴;每天应保持清洗外阴1-2次;若发现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现象,要及时就医,以免伤口出现感染。尽量尽早下床,只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后就应尽早下床,既能增加肠蠕动功能,促进子宫缩小,又能避免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剖宫产产后24小时左右胃肠功能才能恢复。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液体食物一天,如鸡蛋汤、米汤。肠道气体排出后,可使用半流质食物1-2天,如粥、面汤、馄饨等,然后改用普通饮食。产后42天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42天后阴道不再出血,经医生检查,伤口愈合良好,可以恢复性生活。但是,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来避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