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任务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任务设计研究

李珍君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当下社会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完成的基本教学目标,其余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任务设计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发展方向,也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评价任务的设计。基于此,本文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探讨了评价任务的设计研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任务设计;研究

引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评价任务设计,能够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则能够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展现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方向性的作用,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度展示给学生本人以及学生家长,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也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性任务设计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通过评价任务的设计,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评价任务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思考,在学科中不断深入学习,最终提高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任务设计困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评价任务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价。进行评价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标准化考试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应试成绩。

大多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未能从主观上认识到评价任务设计的价值,导致评价任务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无法全方位的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学生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任务设计路径选择

(1)将核心素养的评价作为评价任务设计的方向

要保证评价任务的内容涵盖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首先要针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了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因此,在制定评价性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从这四个维度出发进行完善的设计,在评价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从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评价任务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在个人、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情境中对于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交互使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评价内容的构建,还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这样才能够确保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评价任务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的采用更多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设定真实的情景,在前进中创设任务,然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完成相关任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对问题的思考,对信息的交流,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利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核心素养。

(3)对评价标准进行适时调整

评价标准是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成绩提升的重要依据,小学阶段的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在不断增强。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对评价标准进行适时调整,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理解哪些内容、应当学会哪些知识、应当培养哪些能力,这样才能够使评价标准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评价任务设计,要求教师始终紧扣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对评价任务进行完善,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且通过不断优化使评价标准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展现评价任务的价值。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评价任务设计的最终目的围绕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任务设计能否达到最终目标,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对评价任务理念的探索。

(4)注重过程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的价值

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加速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任务设计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逐渐由被动吸收知识,转换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过程性评价还是实现教与学结合的纽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检测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具备核心素养。但大多数检测方式属于结果性评价,导致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今天能够找出学习结果中存在的错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实施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学生的同学,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改正。

2.过程性评价的策略

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配角”,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清楚的知道学生具备哪些知识,还需要补充学习哪些知识。并且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样才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改正自己存在的缺陷。

其次,倡导学生做好学习的“主角”。学生在进行制作评价的过程中,在评价初期需要教师提供的评价框架进行自评。在学生能够完全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要学生脱离教师提供的框架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价值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消除了身份上的“不平等”,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存在的错误和缺陷,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结语:

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更是要通过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社会发展以及自身成长相适应的能力,因此通过评价性任务设计将教学、学习、评价融合在一起,使三者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评价性任务达到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 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9):61-64.

[2]沈 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J].山西青年,2019(06):183-184.

[3]黎旭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界,2020(03):127-129.

[4]陈友芳.核心素养本位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