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螺阳中心小学 , 362100
摘要: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后,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遭受巨大冲击,多元评价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元评价机制进行了几点思考,对小学美术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多元评价引入的必要性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力求实现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多元评价;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策略
引言: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了解的过程,是加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交流的过程。想要真正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点评。既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既要实现对学生美术技巧及能力的提高,也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评价内容
小学美术的课堂中教师对内容的评价很多时候依据的是美术专业知识理论,而缺少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考查出现缺失。因为针对的评价对象是小学生,教师更倾向于简单直接而浅显的评价内容。例如学生对物品及动物等的画作,教师评价的标准可能仅仅根据相似程度来定,以“非常像”“有点像”“不像”等等比较简单的词语对小学生的画作进行定性。学生被动而机械的进行学习和画作描摹,缺少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及创新的动力。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界定更多是以专业知识理论为依据,造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的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特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和开发。教师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每个学生的画作风格一样,特色一样,不一样的仅是对美术技法掌握的熟练程度。
评价主体
传统教学中应用的基本都是以教师单一主体进行评价的模式,而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又都大体类似,对于小明的评价完完全全可以同样用到小红的身上,学生感受不到自我的特殊性存在,缺少对自我意识的肯定。在此种评价模式下,容易造成学生自信心及创新思维的缺失。
多元评价应用的必要性
多元评价通常包含多种范围: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等。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中体现为教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元评价既是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其优点显著: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开发,培养美术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小组共同参与、共同成长。另一方面是针对教师的,采用多元评价,可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检测,获得学生反馈,教师同步改进,实现双方共同成长,打造高质量的美术课堂。
多元评价应用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也同样提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评价标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一标准,更倾向于对学生技能、思维、品质、创新、运用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对于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本文就不再深入探讨,主要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仍然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的主要方式,不过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要针对不同基础和不同特性的学生进行评价的多方探索,以鼓励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大众性普通评价
小学时期的美术课程内容是比较生动有趣的,是对小学生理解美、掌握美及运用美的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美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普遍性予以关注,通过教师评价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湘版美术教材中第2课《三个小伙伴》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前期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对于三原色之间互相调和形成橙绿紫的过程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的热情,对学生的操作结果给予高度肯定,带领全员参与实践,使学生增强自身情感体验,感受到美术学科的神奇,激发探究欲望,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2.针对性个性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立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性,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在美术活动课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手工操作,包括绘画、剪纸、泥塑、手工制作等等。教师对学生制作的不同作品要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抓住每个作品的特点,从技巧、色彩、创造力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班级中的学生虽然并没有那么多,却同样需要教师分别关注。教师的针对性评价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说我的作品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我是最棒的”“老师看到了我画人物时特意加的一笔小胡子,真开心”等等,小学生虽然年幼,但也有着敏锐的情感和丰富的感情,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并予以鼓励会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鼓励性提升评价
提升评价是激励学生勇争第一并积极实现对自我能力的提高,使其不满足于目前的美术绘画水平。教师要通过激励性语言和鼓励提升式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可以画的更好,自己特别有潜力,自己是最优秀的等等。促使其学习其他小伙伴的优点和特长,争取迎头赶上,不断进步,敢于面对挑战,在整个班级塑造积极好学、踊跃进取的氛围。可以通过设立“自我提升奖”“更上一层楼奖”“最美色彩奖”“最佳创意奖”等等不同名目的奖项辅助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提高。
(二)学生自评
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小学生需要切实养成的品质和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除教师点评外另一个重要评价主体就是学生自己,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作品的特色和不足,对优缺点实现明确的把握。例如:可以通过展贴画的形式让所有学生将作品分别在班级墙上进行展示,每个学生可以充分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作品的对比,自行进行比较,了解其他人作品的优势及自己作品的缺陷,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为自我提升打下基础。也可以让学生在画作完成后自己到班级讲台上进行画作展示和讲解,介绍自己画这幅作品的人物构思、色彩运用及自我认为独具一格的特点等,学生自我评价后教师再结合专业的技法知识进行点评,两种评价结合鼓励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三)小组探究互评
小组探究是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探讨的一种方式,是互动教学的典型应用。学生在小组里既是自己作品的作者,接受他人点评,也是其他学生作品的点评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两种身份的转换方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不同于成年人的教师视角的点评,立足学生眼光出发,依据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准和审美水平对小伙伴的作品进行不一样的评价,相信学生也能得到不同的认知和体验。
(四)家长参与评价
家庭作为小学生在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的意见和观点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尝试将家长引进小学美术的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家长虽然不一定擅长对美术技巧的评定,也不一定具备很高的审美能力,但是家长可以作为普通人审美群体的代表对学生作品进行表象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形式对家长传授评价技巧,请家长对学生多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应用,其最终目的不是对学生的作品和能力进行定性,而是通过多主体、多方式、多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个性进行保护和激发,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及对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元评价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和应用,致力于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夏.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
[2李彬彬.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生活美学转向[J].教育研究,2018.39(05)#116——122+147
[3]窦欢,张然.多元评价激发童心创作热情——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