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用地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风景园林设计用地模式分析

邵明阳

山东中野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37

摘要:从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分析以及我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优化城市设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问题;景观效果;可持续发展

1对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

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常见于城市内部的一种园林场地形式。从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用地规划中,可以从大多数的已建成的园林中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已经对现有土地、地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根据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在经过上述处理后,风景园林的的景观一览无余,整个园林景观都被清晰的展示在游客面前,因此在这种园林规划中,常被设置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如著名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一般在地势平坦的园林设计中,为有效解决园林场景中的用地问题,设计人员通常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景观需要适当处理主体建筑与周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针对高大标志性建筑可采取缩短式的设计方法,不断缩小参照物用地,来减少整个景观的用地情况。②在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过程中,要妥善协调设计景观物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差别,在保证景观物整体美感的同时,也要兼顾用地的要求。本文认为在地势平坦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景观设计的用地管理要遵守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确保能在满足景观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用地管理。②在主体与参照物的用地选择上,可以遵照4:1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主体建筑的面积,既保证参照物不能“喧宾夺主”,又保证主体景观的整体形象得到体现。③针对景观中某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土地,要尽可能的赋予这种土地“绿”的概念,通过植树、覆盖草坪等保证景区整体美观。项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象要素概述地表物质、地基承载能力地形长度、坡向、高程河流湖泊分布、水库、地下水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相关政策法律降雨量、日照、风速等。

2山林式园林场地

在山林式园林场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山林地势的深入分析,这种地形非常具备代表性,这种自然环境具备较大的起伏落差,其蜿蜒连绵,存在一系列的悬崖峭壁,整体气势恢弘巍峨,相比于地势平坦地区,山林式园林场地具备独特性的特点,其凹陷之处,可以进行水源的深挖,进行人工护坡的建设,通过对山石的选取,进行房屋的建造,沿着山势,进行曲廊的建造,其曲线自然蜿蜒,具备丰富的建筑内涵,山林式园林场地有利于体现文人隐士的深居青山老林的清高气节,通过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综合性利用,实现对风景名胜及大地景观的有效性利用,实现对天然资源的有效性利用及保护,满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规范要求。

3傍水式园林场地

(1)水资源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万物生命的起源,亲水性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点,水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形态园林设计模式的应用,实现水景建筑物建设体系的健全,水景是设计师们自然情感的抒发工具,通过对水景的利用,才能进行景观隐形范围的扩大,提升景观视觉效果。在水边建林,能够提升绿色植物的生长效率,有利于为园林提供良好的景色,实现对景观环境的有效性开拓,这种若隐若现的水景象具备独特的特点,非陆地景象难以相比的,这种景色能够进行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唤起,这是我国古代园林造园设计过程中的精髓,能够引发人的心灵共鸣,陶冶人的精神情操,为人创造一种愉悦的自然居住环境。(2)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尤其是沿江、沿海、内河区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可以实现城市地域特色的有效性突出,滨水景观的处理是现阶段景观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设计模下,水能实现了景观轴线的延长,实现景观视角的有效性拓宽,有利于实现城市人文特征的塑造,不同形式的水系给人的景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要求,需要进行水流转角处景观焦点观景点的设置,进行亲水平台的设置,满足人的亲水性心理需求。

4依靠建筑的园林场地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得到增加,为了适应现阶段绿色城市的建设要求,不能仅仅进行山体、荒地的绿色恢复工作,需要将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宅院、学校等的园林设计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种依附于建筑体的景观设计模式受到建筑基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整体布局比较反散,其整体地形结构比较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系数比较高。通过对建筑环境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建筑区域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游园乐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有利于触发文人骚客的精神情怀,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实用功能及休闲功能的结合,进行建筑绿地设计规划模块的优化,实现道路交通环节、亭廊花架环节、休憩平台等的有效协调,切实增强园林场地的整体功能性。

5风景园林设计用地模式

(1)通过对自然地势环境条件的利用,可以有效增强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益,这需要进行地形地势状况的分析,做好景观设计的基地环境处理工作,实现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有效性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基地建设条件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有利的,有不利的,不利的影响因素通常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自然不利模块,人力不利模块。自然不利模块主要包括地势环境影响因素,其对于施工因素及后期设备配置带来一系列的难度,人为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人工开发及利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进行自然要求的充分性考虑,导致违背自然规律的状况,从而出现土地不可利用的状况,比如地质结构的变化,水环境污染问题、土壤酸碱性改变问题等。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的不利因素,需要做好实地考察及分析工作,进行矛盾焦点的找出在满足建筑造园的基础上,做好景观点显著特点的突出,实现其景观特色的突出,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落实好设计师的工作职责,强化对不利因素的处理,通过对各种科技模式的应用,实现生态保护效益的提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通过对人力不可改变景观因素的分析,进行特定造景方式的应用,将其隐藏与自然环境中,使其成为基地环境中的景观核心,实现社会效益、居住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通过对废弃采石坑的规范化开采及管理、建设应用,可以进行风景名胜的创造,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实现了对用地资源的准确性利用,在风景园林设计模块中,进行用地具体用途的分析是必要的,这应用到了我国的传统相地概念,需要做好用地的选择工作,做好地基地质的勘踏工作,进行相地域内环境的良好应用及选择,进行用地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做好风景园林的任务设计工作,在设计任务书的应用过程中,做好风景园林的现场分析工作,实现对用地材料的协调使用。

结束语

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益,需要进行风景设计及建设模块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的分析,实现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避免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实现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的应用,打造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实现人精神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J].广东园林,2016(01).

[2]孟兆祯.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J].风景园林,2015(02).

[3]孟兆祯.人居环境中的园林[J].中国园林,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