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②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60例保健科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都要完成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并对两组研究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趋势和水平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所得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具有正向相关。(r=0.883, 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比较正常人群来说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相对较高,在临床上对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可以有效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治疗和预后判断。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LDL-C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来看,发病率较高,因此及时的对病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不断的加强,在临床诊断中应该加强对血清生化标志物水平的检测。例如Hcy可以破坏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促进脂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壁,所以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是很重要的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炎性标志物是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指标的重要物质,在血管斑块形成中是重中之重。血清的含量在正常的生理下的比较低,炎症反应时或受到异常的伤害就是导致超敏c反应蛋白的异常增高。增加生产化学趋化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炎症反应。脂蛋白A具有特定的抗原特性,参与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能干扰脂质代谢和纤维蛋白溶解,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具有异质性,由一系列大小、密度和化学组成各异的颗粒组成。按照颗粒大小和密度将LDL分为小而密LDL、大而轻LDL、中密度LDL。小而密LDL(sd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易被氧化修饰,从而发展成为泡沫细胞;sd LDL颗粒清除缓慢,这将增加其在血管中被氧化的机会以及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的可能性;易粘附,sdLDL易与血管壁上的蛋白多糖结合,从而粘附在血管壁上,sdLDL在血管壁内发生氧化修饰,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95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男患者50名,女患者45名,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最小的患者40岁,计算出平均年龄为(59.8±6.8)岁;95例患者中有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有35例患者患有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另外有30例患者患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保健科的健康人群60例进行对照组试验,男士30例,女士30例,60例健康人群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30岁,计算得出平均年龄为(58.2±7.3)岁。经过检查得知两组的研究对象的肝肾功能无显著异常,并且不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等疾病。对比分析两组独享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在办理入院的第二天清晨对两组试验对象进行空腹静脉采血2 ml,在1小时的时间内进行血清分离试验,进行离心(3000 r/min)后获得新鲜血清。并且采用相关的生化检测仪,我们所用的检测仪器是迈瑞400发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且使用迈瑞配套试剂盒、质控品、校准品进行检测。所有的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分离血清后分别采用酶循环和免疫比浊法、直接法、清除法进行HCY、HS-CRP、LDL-C、sdLDL-C的检测,同时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等常规血脂检测,并排除其他疾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干扰,同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电、超声检查。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5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心肌酶谱检查。用HCY、HS-CRP、LDL-C联合检测和以上常规检测手段进行随着病情变化做动态对比,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x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x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x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x100%。
1.3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需要用到的软件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HCY、HS-CRP、LDL-C水平比较
经过对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结果为敏感度>80.5%,特异度>78.9%,阳性率>70%,阴性率>68%。HCY、HS-CRP、LDL-C联合检测ACS,其三者升高幅度STEMI组>NSTEMI组>UA组。
2.2HCY联合HS-CRP、LDL-C检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得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显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具有正向相关的意义。(r=0.883, P<0.05)。
3 ACS危险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有人认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斑块不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破碎的炎性因子、巨噬细胞、纤维原蛋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很多因素下导致断裂,很容易发生血栓和出血等症状,这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在童年时候便可以患病,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风险因素就会随着增加,比如说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导致患病几率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也主要呈现出上涨趋势。青年和成人的危险因素为男性,吸烟过多,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因素高就会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作。冠状动脉狭窄通常是单向病变,及时干预改善生活方式,预后良好。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冠心病的数量也在增加,狭窄的程度也在增加。
血脂异常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指标。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紊乱综合征。HDL降低1%,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 - 3%,被认为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这表明,hdl-c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是老年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冠心病越严重,hdl-c下降幅度越大。随着hdl-c的减少,所涉及的冠状动脉血管数量逐渐增加,这意味着hdl-c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LDL的主要成分LDL-C体积小,密度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最强。研究表明,在低密度LDL占主导地位的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了3 - 4.5倍。HCY可致高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生成过量,与LDL-C形成结合体,再由血管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积存于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以后由泡沫细胞释放出高半胱氨酸硫内酯分子,积聚于内皮周围,形成氧自由基,并形成纤维组织、粘液样基质,最终形成新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此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病变。。hs-CRP可以直接参与到病变的形成、斑块的破裂以及血栓的生成中。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内皮功能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即可出现,hs-CRP可以导致人内皮细胞中粘附分子进行表达;Hs-CRP可以促进单核细胞聚集、浸润到血管壁内,并发展为泡沫细胞;组织中沉积的hs-CRP与LDL结合后可以促进补体的激活,介导吞噬细胞胞饮LDL形成泡沫细胞;近年来认为hs-CRP能通过产生一种促血栓形成状态从而直接对心血管疾病起作用。
结语
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炎症变化过程,因此,CRP指数变化的测量准确地反映了疾病变化的情况和严重程度。超敏反应蛋白C的敏感性高于CRP的敏感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HS-CRP准确到0.01毫克/升。在试验中C,心血管和血管疾病的风险水平可以分为较低、中、高,其CRP水平依次是<1.0毫克/升,1.0-3.0毫克/升和>3.0毫克/升,这表明CRP水平越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的风险越大,而且这些水平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关系。HS-CRP在冠状动脉急性损伤和疾病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炎症反应的指标,而且也是炎症过程本身的一部分,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是预测心血管风险的一个敏感标记。HS-CRP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板的形成,其血清含量准确地反映了冠状壁本身和产生的细胞的炎反应程度。此外,LP(a)是一种高胆固醇脂蛋白物质,其结构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构,它加速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LDL-C水平越高,危险性越大,我国和美国、欧洲等国家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均把降低LDL-C作为主要的治疗策略。尤其LDL-C中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更强大,是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注:此题为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439
参考文献
[1] 陈强, 李楠, 黄晨,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HCY及IL-10的相关临床研究.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10(1):312-313.
[2] 赵伟林, 杨帆, 员丽培, 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8(2): 229-231.
[3] 吕国龄, 霍正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和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1):12-14.
[4] 岳红, 魏文海.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4):3-5.
[5] 戴瑞, 张良良, 孟宪杰, 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N-末端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7):1935-1937.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35(5): 390- 41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