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400015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校舞蹈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开始伴随着社会改革的脚步而变化。正是在社会变革以及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舞蹈专业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愈来愈重大,通过高校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断满足社会对艺术生活的需求。本文针对构建培养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意义以及改进教学体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不断推进构建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践;复合型人才;人才培育体系
社会对于艺术的追求是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升的,经济越发达,大众对于美的追求就越强烈。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各方面能力水平都有一个全新的评价标准。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来说,社会环境不再是需要以往单一的艺术人才,而是需要高水准、全面性的复合人才[1]。因此,无论是立足于社会需求还是学术学科发展需求,高校舞蹈专业都有义务不断完善自身在教学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不断针对社会环境以及社会需求改进教学现状,在教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不断改善,实施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争取培养出能够紧跟社会变革的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进行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加强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艺术类课程教学在当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各级对于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高校舞蹈专业作为开设时间不算特别长的艺术类学科,由于其艺术课程的特性,在各种层面上都影响着自身课程质量。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教学手段不规范、舞蹈教学设置结构相对单一等[2]。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入改革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根据自身实际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调整制定出符合学校自身以及社会需求的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形式。
(二)提升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性
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要从高校人才培养这个基础上做好,高校应该落实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只有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切实符合社会发展背景的,才能够检验高校教育成果与社会需求是否契合。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应该把教育重心放置于利用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之上,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不断科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舞蹈专业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契合度低
在当前大多数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问题。由于高校在舞蹈文化、背景等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上有缺失,造成学生始终无法深入了解舞蹈的真正内涵,从而导致学科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契合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存在脱节现象
由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舞蹈基础各不一样,有的学生来自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大部分学生又来自普通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教学,对于班级中拥有不同舞蹈功底的学生进行统一化教学,导致有基本功的学生觉得教学过于简单,基本功差的同学又跟不上班级课程进度,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舞蹈学习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教师教授的舞蹈课程具备的难度导致学生具有畏难心理,长此以往,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损,对于舞蹈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就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资团队建设的缺失滞后
无论是学术类专业还是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体现都需要依靠师资力量。由于舞蹈专业作为高校专业中的小众专业,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团队建设缺失滞后的问题,同时由于舞蹈、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加容易导致教资力量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很多舞蹈专业教师缺乏自身艺术知识积累以及艺术素养培育,无法深入舞蹈教学,从而无法培养高质量舞蹈专业人才
三、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将实践与学科理论知识相结合
要想培养出各方面实力强劲的人才,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将教学实践与学科理论知识相结合,根据社会需求为背景,不断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将理论知识的局限性与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相结合,运用教学经验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融会贯通,使高校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即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强劲实践实力的复合型人才[3]。高校在舞蹈专业课程改革时应该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引导他们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而即深入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够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能力培养同知识教学相结合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条件越发提升,对人才的评价已经不单单是通过知识的考核以及单一的能力考核,而是从多角度考核人才,即重视人才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又重视人才实践能力的展现。因此高校在针对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重视艺术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要注重舞蹈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合理地将知识教授与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相结合。运用这种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的复合型人才。
(三)注重艺术素质培养
在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中,强化艺术知识素养的教授是一个首要前提,但是有时也要对学生个人的艺术素养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只有针对性地对舞蹈专业学生进行艺术素质的培养,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的舞蹈课程学习中,秉持着艺术理念进行深入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整体素养。在拥有高超的舞蹈技巧外还要有扎实的艺术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对于舞蹈教学中学习到的各种舞蹈有深入的见解,在之后的艺术表演中更加具有表演感染力。
四、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深化舞蹈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作为传道解惑的角色,是各个专业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只有拥有了高质量的教资队伍力量,才能够使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体现直接与教资水平挂钩,舞蹈专业教师是舞蹈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自身舞蹈专业教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资力量的水平,使得舞蹈专业的教学水准得到提升。高校应该严格把控舞蹈专业教师的选拔质量,提高自身选拔标准。加强在舞蹈专业教师选拔阶段的质量要求,严格把控教师选拔水平。不断加强舞蹈专业教师的日常培训,针对舞蹈教师的综合技能进行阶段性地检查培训。同时注重舞蹈教师自身艺术素养培育的监督,鼓励并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强化自身专业水平。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提高舞蹈专业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构建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须依托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的宗旨,是把实践方式良好运用到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这类人才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社会积累不可估计的财富。在着手培养复合型人才时,须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互相转化,对舞蹈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做进一步激发,以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构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须注意结合学科的发展规律。在现代社会中舞蹈是十分热门的一个学科,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学科属性,在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为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体制,大致来讲可分为两大体系,即技术和理论[4]。在探索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立足专业的内在规律,着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能为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设定精准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能够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注意与时俱进。设定的目标,不仅要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同时,在此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以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的综合型人才。此外,在构建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始终立足以生为本,时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发展,以将其个人价值更大程度发挥出来,全面对接社会发展。对学生展开个体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化以及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的引导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学习,从而真正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三)合理设置课程拓展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须了解与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既要包含舞蹈技巧及相关基础知识,又须涉及一些有关舞蹈专业的跨学科知识。因此,这便对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过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内容而言,更多强调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如剧目、现代舞、民族民间舞、基本功等,较少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或是人文情趣类的课程,如民族学、心理学、艺术学及美学等。要想实现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就须竭力改善以往知识结构不完整与基础教育不全面的情况,拥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理论素养,吸收、借鉴及研究外来文化的能力。故此,为了让舞蹈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笔者建议要加强革新舞蹈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如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美术、音乐及文学等学科,促使舞蹈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并重;更多开设有关舞蹈艺术的艺术讲座,如美学理论、美术欣赏、舞台表演及钢琴伴奏等,旨在实现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并能更全面地丰富自身;依托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推动实践活动的创新,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有效培养,促进舞蹈专业学生主动性与创新能力的提升[5]。总之,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既有助于舞蹈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加强,又能使之具有复合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与文化整合能力,保证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
(四)加强优化舞蹈专业实习实训环节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有效检验,这是因为此环节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社会环境,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为了更多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优化实习实训环节。建议从如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平台,高效开展实习实训,在学生规定学习完成之后,可由专业教师带领进入相应的课堂课堂展开授课
[6]。此外,社会文化系、音乐系也应着手相关形体训练课地设置,安排学生展开课堂实地训练;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如地方少年宫、文化馆等,双方合作建设实习基地。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践场所,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此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良好消化,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为其未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五)打造“师资团队建设”与“课堂实践教学”的双链结构
在加强舞蹈专业教师师资团队建设的基础之上,高校应该积极打造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双链教学结构。正确的舞蹈专业教育思想应该作为高等教育的前提,只有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够确保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成果。高校要在保证高质量、高水准教资力量的前提下,在学校及专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将优质的教资力量与正确的教育思想相结合,结合学校以及学生实际,正确引导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正确的舞蹈专业教育思想下,培养符合社会背景的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
(六)构建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研究思路
舞蹈专业作为艺术学科,缺乏悠久的教育教学体制,同时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者要结合社会背景,结合多门艺术学科的教学体系特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研究思路。在注重艺术知识教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舞蹈技巧、艺术素养的培养。重视舞蹈专业学生学科实践的培养,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在符合群众艺术追求以及社会就业背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舞蹈艺术创作,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通过构建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针对性地解决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总之对于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于社会背景,把握从“出口往回找”的供需原则,针对社会实际,不断增强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个人艺术素养。同时学校要加强舞蹈专业教资力量水平,将舞蹈专业教学不断走向科学化发展。高校要为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断探索新的道路,进一步开创中国舞蹈事业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武培,李国栋.从需求侧看山东省高校舞蹈学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运动,2018.
[2]李鑫.地方高校舞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艺术品鉴,2018.
[3]李亚臻.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
[4]陈翠翠,梁潇.高校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培养与职业对接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运动,2018.
[5]马杨.高校舞蹈教学中以生为本的舞蹈教学创新路径探析[C]//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20.
[6]侯丽娟.新时期高校舞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析——评《舞蹈教学与教法》[J].中国教育学刊,2020(3):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