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3

关于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探讨

梁庆波

东莞供电局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变电运维管理工作较为繁琐,关系着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确定合理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维效率。对此,本文以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作为探究主题,在当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类型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值班模式优化路径。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效率;模式;优化

近年来,我国用电规模大幅提升,电力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运营压力,电力系统关系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旦停电就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所以提高电力系统运维管理尤为重要。变电运维值班是电力系统管理维护工作的一部分,值班模式科学与否影响着管理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对此,选择科学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尤为重要。

一、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类型

1.四班一倒模式

这种值班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就是将值班人员划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工作时间为二十四小时,完成工作后由下一个小组接替,每个小组完成工作后连续休息三天,然后一直轮换,这种模式下小组周工作时间为四十二小时,其优势在于工作时间短,休息时间长,能够更好恢复体系,当然,这种工作模式的不足在于,始终处于轮换当中,容易产生疲惫。

2.四班二倒模式

这种模式与四班一倒模式类似,但是也有些许不同之处,在变电运维小组划分方面同样分为四个小组,具体值班模式为,每小组首日工作八个小时,然后倒换夜班,第二天晚上值夜班并工作十六个小时,工作四天后由下一个小组进行接班,以此类推。该模式特点为,工作人员每周工作十四二个小时,工作时间连续性较短,具有足够休闲时间,而且不存在倒班情况,值班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工作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该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首先,各组之间轮换频繁,容易出现一些交接班问题;其次,四组模式相对固定,缺乏机动性,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无法抽出人员予以处理。

3.三班一倒模式

这种值班模式主要是指将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工作时间为二十四小时,然后休闲两天,平均每周每个小组人员工作时间为五十六小时,其优势在于该模式具有相对固定性,小组人员不易发生变化,更利于值班安排,对值班人员管理具有便利性。同时,三班一倒之便模式不存在运维管理问题,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对各岗位的熟悉度,实现工作协调配合,能够提高变电运维管理效率。当然,该模式的缺陷在于,小组分配人员相对较多,如此方可实现持续循环。作为运维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较为固定,一旦有事情就无法予以调班,而且工作强度较高,休闲时间不足,容易引发不满,不利于运维管理工作的长期运行。

4.三班N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将变电运维人员划分为三个类型的班组,其中由三个倒班组进行三班一倒工作,剩余人员则划分为倒班、运维班、机动班,主要采取三班倒模式,每月轮换以此。具体值班方式为,倒班共计三个班组,每个班组值班二十四小时后休息两天时间,三班一倒,平均一周工作时间为五十六个小时;运维班以白班为主,工作四天休息两天,六天一轮换,每周工作时间为四十二小时;机动班每周五天白班,周六周末正常休息,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四十五小时。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保障白天值班人员的充足性,又具有灵活性,能够更好进行人员调动,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这种值班模式的不足在于,运维班、倒班换班时间长,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倒班人员身上,这就会导致倒班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容易引发不满。

5.“1+3+1”值班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1(综合班)+3(轮值班)+1(行政班)”方案。综合班负责集控中心各项工作的全面统筹、计划、协调、分配和监督,兼顾文书处理及集控中心所在站的巡视和维护工作,特殊情况下参加集控中心的日常工作如倒闸操作、应急处理等。综合班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工作时间及人员组成固定,不参与值班轮换。轮值班和行政班负责变电站的各项工作,包括运行监屏、倒闸操作、巡视维护和应急处理。其中轮值班的工作方式为当值2天(晚间驻站),休息4天,周六和周日的8:30-17:30分别安排其中一个休息的轮值班当值;行政班当值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轮值班和行政班每14天轮换当值方式,每56天为一个周期。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较好地维持了运行队伍的稳定。延续和深化人员数量与工作量匹配的值班模式改良思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二、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优化方式

多元化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各有优劣,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还有其他较为新颖或者更为合理的值班模式,当然,这些模式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通过优化实现的,在具体实践当中还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本节重点对“4+N”模式以及常白班两种优化模式进行探究。

1.“4+N”值班模式

该模式主要对运维人员进行多组划分,将运维人员细分为十个小组,小组人数不超过三个。其中正倒班小组设定为四个小组,运维班设定为六个小组,两个班组轮转工作。与此同时,对运维班进行细分,将其划分为六个对应的小组,包括操作组、巡查组等,具体值班模式为:正倒班工作时间为二十四小时,然后休息三天,每四班进行一次倒班,每周工作四十二个小时;运维班各组上班时间为白班四天,休息两天,六天一轮换,平均每周上班时间为四十二小时;正倒班值每组人员为三人,划分为四个小组,运维组每组人员三人,设定六个小组。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各本组人员的有效流动,而且能够确保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大幅提升运维管理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常白班”模式

这种模式在变电运维值班当中较为常见,也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值班方式,该模式下,值班班组根据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为八小时工作类型,另一种为24小时工作类型,还有一种为非工作日值班模式。这种模式在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白班模式一般以值班人员与工作地点距离为依据进行班次的安排,一般以工作日、非工作日、夜班为主,如果班组人员距离工作地较近,那么会设定两名流动人员进行夜班或者非工作日值班,若距离较远,则采取常白班到岗值班模式。首先,对于常白班类型而言,根据人员数量、特征进行值班安排,确保电力系统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保障白班人员够用,能够有效处理白班工作;对于非工作日实践,则需要安排应急值班人员,可以不在岗位;其次,对于夜班人员及非工作日班值班人员,确定值班规范,制定应急方案,确保在发生电力系统故障时,随时有人予以处理。夜班、非工作日值班多以临时性为主,值班人员不低于两个,需要到办公室值班,其余应急人员可以不在岗位。“常白班”是一种相对灵活的值班模式,在缓解人员压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巡维中心“1+2+2”值班模式

新值班模式名词解释 “1”是指综合班,第一个“2”是指当值的轮值行政班和轮值班,第二个“2”是指非当值的轮值行政班和轮值班。轮值行政班人员的值班方式为“上三天休三天”即当值三天(每天11小时,共计33小时),休息三天(72小时)。轮值班人员的值班方式为“上三天休三天”,即当值三天(每天16小时,共计48小时),休息3天(72小时)。轮值行政班与轮值班以十二天为周期循环形式轮换,即轮值行政班结束后休息三天,然后转为轮值班,直到轮值班结束后休息三天结束。这段期间作为一个周期,并以此循环下去。综合班负责巡维中心各项工作的全面统筹、制定计划、协调、分配和监督,负责巡视维护、文书工作;轮值班。负责运行日志管理模块、操作票管理模块、工作票管理模块,防误闭锁装置解锁管理模块,开展变电站各项工作,包括倒闸操作、巡视维护和应急处理等。该值班模式有以下方面好处:首先综合班人员不予轮换,每项工作均有专门人员全程跟进,减少由于计划统筹工作人员定期轮换、频繁交接而造成日常工作有所遗漏的可能性,使集控中心工作的连贯性和可溯性提高;其次,班站长能从花费大量时间的计划和统筹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多地指导各项现场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更多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技能水平;能够更多的思考和探讨集控中心的管理方式并付诸实施,提高集控制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变电运维值班类型相对较多,不同类型的特征各异,作为电力企业,在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应用中,必须要结合电力企业人员情况,工作状态,承受能力等多元因素,在现有值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多聆听值班人员意见,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值班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魏伟明,张怀勋.变电设备全过程主人管控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企业管理,2018(S1):124-125.

[2]祝捷,代芳鑫,李晓梅,关永宝.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培训纲要与发展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81.

[3]何奎.创新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南方农机,2018,49(20):121.

[4]林凡航.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研究[J].科技风,2017(20):155.

[5]郭飞飞,牛俊勇.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通讯世界,2017(07):191-192.

[6]戴劲峰.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电子测试,2016(20):157+155.

[7]《广东电网公司35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实施细则》(S.00.00.05/PM.0500.0090).

[8]《广东电网公司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暂行规定》(S.00.00.02/G113-0002-080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