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设计

梁金花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一参场学校 吉林白山 135200

摘要:作为教学工作中心地点与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仅占用了师生大多数课堂时间,同时也直接关系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决定后续教书育人质量与效果。对此本文将深入研读初中数学教材,利用情境教学切入,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有效设计教学构思,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前言:过去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讲解教材中规定的知识点,没有走出固有知识框架,无法摆脱课本束缚。学生没有从中获得良好体验。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被完全分离、孤立为毫无联系的两个部分。学生没有深化迁移知识的能力,学生无法带着所学知识走进生活空间。现如今高效课堂如同空中楼阁,并没有扎实的根基。教师有必要重塑知识系统,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层层深入习题与例题当中,深化与拓展知识点、知识面,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分析能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现阶段教学问题

(一)传统观念深入身心

因过去的教育观点过于深入身心,所以许多教师因为传统观念作用下,没有摆脱束缚,毫无创新意识。很多时候,虽然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兴致昂扬的态度和状态,可学生却根本不在意,没有认真学习,百思不得其解。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在考试中拿高分[1]。因此教师选择一股脑将知识倾注给学生,并没有和学生建立多元互动、沟通。教师夸夸其谈的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学习,配合教师工作。学生难以形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基础差

一些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教学期间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方式。教师认为,学生做的题足够多,那么即便学生没有理解,同样也能保障答案准确性,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学生能力基础比较差,听课期间,并不能听懂教师所讲内容。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2]。有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师只是单纯认为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帮助。

(三)学科难度大

数学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很多初中生此时并没有灵活应对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学生不理解数学定义与公式的使用方法。不同于语文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无法使用死记硬背方式[3]。教师教学期间,往往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讲解一道题目,自然无法提高数学教育效果。

二、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思路

(一)温故知新预习新知

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质量,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认真预习知识,这样学生才能跟上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前,教师使用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提前完成课前预习。学生使用预习提纲自学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在组内内部交流知识归纳小组学习问题和疑惑。课堂学习的时候,内部交流。之所以要做好课前预习,为的是能够实现课堂有效互动,为小组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与保障。

(二)亲自尝试体验知识

完成预习以后,学生自行完成学案。学案中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当然对于有着不唯一答案的题目以及综合性题目,学生可以使用讨论方法解决。教师应尽可能不陈述和教材无关的内容,要认真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教师使用组和组之间的竞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赋予课堂魅力与活力。

(三)集思广益共同成长

教师需要全面把控课堂节奏,学习细节方面则由各个组的小组长负责处理。学生展开问题争论、讨论与交流。教师需要做好时间方面的管理与控制,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问题。应做好组内集体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为后续的展示提供支持。教师在巡回中搜集学生无法通过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提供相应的点拨与帮助。不论在什么学习环节和阶段,不论学生如何依靠教师,教师都要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只有教师深刻、尊重、承认学生,展现学生独立性,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育体现价值

在完成小组学习和讨论以后,要求学生将组内的研究和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之后让其他学生点评。组间展示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展示学生优秀的学习想法与创意,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最后教师提供点拨与指导,点拨讲解其中的难重点,做好方法与规律的总结与归纳。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行观察,表述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变得主动学习以后,学生才能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五)达标检测提升能力

检查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一对一检查。比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完成前面的步骤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检查组内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中了解其他人的思路,在研究他人思路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结语:新时期背景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成为了所有教师的任务。教师需要以轻负高质为目标,巧用情境,关注学情与教材。应贯彻以生为本原则,打好根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宁科.刍议新媒体技术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99.

[2]朱赟.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7.

[3]涂仁根.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