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土地管理范围较广,囊括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是保障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传统土地管理模式的不适性愈发凸显,影响土地资源综合管控成效,在此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受我国信息化管理经验较少、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规划、模式欠佳、保障性条件不充足问题,阻碍信息化土地管理体系的稳健发展。基于此,为助推我国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目标,探析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
1土地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三项发展方针,第一项是经济全球化,第二项是世界国际化,第三项是社会信息化,全力促使国土资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国土资源部门而言,应该以党政方针为依据,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各项职责以及标准,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清楚划分相关职责,从而共享信息,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严格遵守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确保信息安全,提高信息化效率。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够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它具有操作便捷等特征,与当前的管理需求相符,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2.1缺乏规划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复杂,主要是管理涉及部门多、信息复杂,还关系到人民权益稳定、耕地保护、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因此,需要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避免一些部门或信息游离于管理系统之外,降低土地管理的全面性。目前,土地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着上一级优于下一级的问题。各部门虽然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各方联动性不强,管理信息共享性差,不利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2.2不良模式
良好的信息化土地管理模式是资源集聚的载体和it技术优势。只有信息化建设模式科学高效,才能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受不同地区土地管理能力不平衡以及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影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土地资源的整合和储备,缺乏模式创新等,这不能充分挖掘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潜力,影响IT技术和数字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3保证条件不足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配套条件,如技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这就要求土地管理部门科学规划、有效管理、优化配置、创新实践,在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同时,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当前,多地信息化土地管理缺乏发展条件,主要是政策解读不到位、管理规划不足、人才短缺,不利于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活动的科学发展。
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从基础设施上进行分析
首先,要更加重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建立力度,实现不同地区的信息对接。为了传输数据,我们应该有适当的接口,以确保数据的顺利传输。那么,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增加投资,适当增加基础设施。这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尤其必要。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帮助和支持。此外,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他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另外,要加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引进,确保他们能熟练使用信息数据库,从而更快、更高效地建设信息中心,同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从而真正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
3.2建立健全相应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机制
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科学制定相关规范,落实好每个岗位的职责,要做好岗位责任书,这样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就要让职工以施工任务为中心工作。然后,以信息系统为对象,不断加强开发和创新,以土地资源管理为基础,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和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使其具有预警功能,预测功能,保证各项功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使用有效的方法获取所需的数据,管理者可以将决策作为其重要依据。最后,以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为对象,提高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合理使用杀毒软件,面对网站和数据库,实时监控其变化,从而降低数据被攻击的可能性。
3.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手段
就智能化工程建设而言,其实质是以专业技术为基础,实施信息化改造,特别是通过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地利用计算机完成专业技术工作。根据智能化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有多种技术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地资源管理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3.4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质量
第一,研究信息化土地管理有关资料,从国内外研究成果中总结经验,充实信息化管理理论,验证信息技术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为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通过深入研究避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为在研究成果共享前提下提高信息化土地管理建设质量奠定基础;第二,立足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况加强顶层设计,可规设周期性建设方案,确保建设活动有据可依且具有衔接性,符合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能在推行有关方案的同时解决现阶段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难题,保障土地管理技术最优、标准最佳、质量最高,能优化整合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资源,满足区域性土地管理方法创新需求;第三,关注参与土地管理各部门、各环节信息化建设现状,灵活调整规划对策,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全市车辆调度、地理测绘及管理、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环保监测、公安应急、旅游服务等综合性信息化管理要求灵活规划,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系统、全面,在经济、人文、政治、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综合质量。
3.5丰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模式是IT技术与数字资源集成下的产物,一方面,反馈阶段性“互联网+”土地管理机制发展实况;另一方面,迎合土地信息化管理需求,达到提高土地管理质量的目的。例如,依托区域性电子政务平台,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特征,在“三网+一库+一体系+二平台”模式加持下,扩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其中“三网”主要是指外网、政务网、局域网,“一库”主要是指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一体系”是指国土管理数据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二平台”则为国土数据管理平台及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建设可靠、安全、便捷、稳定的土地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一站式”“一张图”协同联动管理目标。又如,运用“大数据+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一方面,应用该技术提高各领域、各部门土地相关数据信息整合有效性,为充分运用土地管理海量数据资源规设工作方案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运用该技术的存储、分析、挖掘等功能,洞悉周期性土地管理规律,预判土地资源调配走势,根据潜在管理风险完善土地管理计划,使土地管理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
结论
总之,通过实践研究,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进行科学的管理过程,要重视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此才能进一步促使土地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葛秀历,李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6):97-98.
[2]宋洋.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6.
[3]常芳.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