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研究

吴露杨

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0

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而湿地公园建设既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地。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例,基于湿地理论,积极探索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模式。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对策

前言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规划区域地处海口市中部,行政区划涉及龙华区龙泉镇和琼山区龙塘镇两个乡镇。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范围的划定,是在新旧沟湿地保护小区范围的基础上,向外辐射五个行政村,以其行政村界作为湿地乡村公园外围边界,总规划面积1638公顷。湿地公园规划为5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公园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扩大湿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态保护为目的,在保护生物物种资源,调节改善区域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湿地公园线多面广,湿地周边群众自觉保护意识薄弱

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全社会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周围群众有私自采砂、开垦河滩种地的行为,对湿地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由于湿地公园属公益开放性,聘用管护人员少,给湿地公园管理带来困难。

1.2 科研、监测及科普宣传教育滞后

目前从事湿地保护的人员都专业性较高,而湿地保护涵盖动植物保护、水利、环境保护等综合素质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等设施,日常监测和科普宣传难以开展。

1.3 湿地保护与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和县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加大对湿地周边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管理压力日益增加。

2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湿地保护的现实意义

湿地公园是一种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生态效益的公益产业。通过加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为湿地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林地覆盖面积,能够保证其他行业生产的木材供给。湿地公园建设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在维护生态系统多样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做好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湿地保护,对保证我国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有利于保持水土平衡

上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的林资资源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沙漠化现象不断加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多的国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30%以上。在全新历史时期,注重做好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和湿地保护,能够快速提升我国林地的覆盖面积,加速破坏生态环境恢复,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抑制沙漠化进程,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

2.2 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群落结构,包括了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且各个生物群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某一个环节遭受到破坏,将会对很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产生致命威胁。在湿地生态系统当中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可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满足各种生物生长发育所需。

2.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湿地保护,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效益。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和湿地生态保护区当中,往往拥有丰富的湿地公园资源和林下资源。在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能够进一步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湿地公园竞技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制成,它可以有效改变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此外通过加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湿地保护,还能够进一步发挥湿地公园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保证为各个领域提供充足的林木,净化周围空气,对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措施

湿地公园的中心任务是切实保护好湿地公园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各种自然资源,尤其是水禽及其栖息地,使湿地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协调,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持续稳步发展。根据湿地公园现状,提出以下管理措施,以期湿地公园步入正轨发展。

3.1 健全公园管理体系,强化组织管理

新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以及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尽快完善公园管理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湿地公园管理体制和组织管理机构。首先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形成责、权、利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其次量化考核,实行多劳多得,按劳付酬,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再次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大力搞好职工的业务培训,使职工能尽快适应湿地工作的要求,提高湿地公园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3.2 正确处理湿地公园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公园人流量大、醒目处设置宣传牌和警示标语,充分利用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法制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和法律法规宣讲,使湿地保护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其次,完善执法机构,加大执法和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乱捕野生鸟类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湿地资源。第三,处理好湿地公园与周边社区群众的关系。引导周边群众科学致富,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达到湿地建设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

3.3 积极申请国家投资和县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积极申请国家对湿地项目的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快湿地建设步伐。同时积极依靠县政府,实行联合共建,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实现湿地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

3.4 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

湿地资源虽为可再生资源,但只有加强保护,才能持续可开发利用,给人民和地方经济带来益处,长期造福人类。根据《湿地保护条例》的方针“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保护湿地刻不容缓。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开发利用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各种项目给湿地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开发。

3.5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生态保护和湿地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工作队伍是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能力的强度,工作态度是否端正,会对我国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为此应该下大力气,在短时间内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明确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天然类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强化管理技术,湿地公园管理,湿地公园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硬。要结合辖区范围内湿地公园发展管理队伍建设的情况,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充实到整个管理管理队伍当中,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力量。

结束语

近年来,湿地已划入生态红线,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给湿地保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加强湿地保护,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好,守卫湿地给人类馈赠的恩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曾雄伟.平远县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6(9):110-112.

[2]多海英.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北京农业,2014(21):315.

[3]邹文秀.关于高原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8(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