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2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王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重要时期,许多学生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适应能力弱、学习过度,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针对当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几项对策,希望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春期;中学生;对策

引言:当前,大多数中学生因为承受了过多来自家庭的、学习的、同伴关系的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缺陷,同时,社会上的太多诱惑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观念。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妥善处理与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使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自己,超越自我,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共同期望。

1.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1超负荷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义务,是他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据有关调查,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习压力太大。由于激烈的学习竞争,父母的要求过于控制,教师的期望过高等,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第二,讨厌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第三,考试焦虑。在医学上称为考试焦虑症,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学生抑郁甚至自伤自残自杀。这种情况使学生筋疲力尽和极度紧张,使他们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1.2无法正确管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处理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种人际交往障碍是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困难,这是由于父母和老师未能在学生的心理变化中发现负面情绪而引起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与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不够,认为老师对待自己不公平,批评针对自己,例如不公正的处理事情等。第二,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由于同学之间的沟通问题和朋友之间关系的管理不善,导致心理问题。第三,与父母的关系。这是中国家庭关系中一个相对重要的问题。孩子们讨厌父母不顾自己的意愿替他们做决定,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战争分离产生了更多的焦虑与困惑,在这方面有更严重的问题。

1.3逆反心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变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所有方面都要求学生发展到教育者和父母期望的水平。并且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他们对一切都充满怀疑,自高自大,对积极的意见持否定态度,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认,具有不良倾向的情感认同,并被动地抵制思想教育[1]。他们想追求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他们期望的是对父母和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保护”,因此他们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态度是无视他们,享受不受束缚的“自由”快乐。

2.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校应高度重视提供全面保护。调动学校力量的各个方面,充分渗透,多渠道、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集体心理健康讲座和其他活动,使教师可以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调整。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弥补因心理缺失而造成的影响。

家庭必须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全面发展孩子的身心,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要逐步增加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的教学生活;父母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有效的学习心理专业知识,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学习步入正轨[2]。

社会应创造积极、健康、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

2.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学科的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要时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消极情绪要及时进行引导;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创造一个生动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抓住教育机会,以各种方式给予肯定、认可、表扬、鼓励他们进取。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

2.3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也许在某一时刻发展相对缓慢,但在另一阶段将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学生对事物的看法逐渐从单方面变为多维,从个人考虑到集体,从肤浅的理解到深刻的本质分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感知;活动过程越活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越有利。开展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更加团结。因此,老师需要组织更多的学生去做有趣的活动,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压力。例如,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让文化艺术学生参加校园的表演和比赛,抓住机会,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自信心。

总结: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合理地组织心理教育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徐廷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效能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96.

[2]吴京俊.心理咨询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9(36):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