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家列文森对于华兹华斯《丁登寺》一诗的批评入手,借助詹明信的历史“缺场”观点来理解华兹华斯在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历史,同时借助解构主义文评家保罗·德·曼的寓言理论来分析该诗所呈现的自然。詹明信的历史“缺场”思想是建立在将历史视为寓言的基础上的,这就为将历史的寓言和自然的寓言在《丁登寺》中做整体的分析提供了可能。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丁登寺》一诗的内在统一性。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