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4
/ 3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郭庆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中学 311103

摘要:“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具体案例,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探讨案例的内容、事件发生的经过,回答教师基于案例提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一案到底”教学法为研究核心,在明确“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案例的选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实施等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致力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一案到底”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学生文本,从当下生活实际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得以通过教学引导,谨记学科知识,以此为导向优化自身道德品行。然而,在实际教学课堂上,依然存在着“满堂灌”现象,学生只懂得聆听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和积极性,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尚且不牢靠,更遑论综合能力的发展。“一案到底”教学法以系统连贯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不但能使学生从案例背后了解本课重点知识,更能使其分析生活实例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选择其中适宜的内容作为自身行为准则。因而,初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利用“一案到底”教学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与分析案例、掌握知识、获得启示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概述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含义

“一案到底”教学法属于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的情况,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和热点事件,选取同一主题下的若干案例;在将若干案例进行统整分析的过程中对设计出一个能够反映课程关键内容的主导案例,将这一主导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之中,通过讲授、提问、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化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升思考与探究能力、交流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差别

传统案例教学法,便是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搜集与教学内容契合的诸多现实案例,将其进行的整合与安排。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案例作为理论知识讲授的辅助,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接触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方式。与“一案到底”教学法相比,传统案例教学法所选择的各个案例之间相互割裂的,分别映射不同知识点,彼此之间并不具有内在联系;且在传统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案例往往只被安排在一个教学环节内被提及、解构和剖析,并非如同“一案到底”教学法一般,将一个主导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之中。学生在一定教学时间内阅读和分析诸多不相关的案例,则其理解层次较浅,无法如同“一案到底”教学方式一般,反复探析一个主导案例反映的现象和背后知识含义,深化学习思维。

60403e8884ece_html_114ec371fdf07eb0.png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特点

(一)教学系统完整顺畅

相对于传统案例教学法中“一个案例对应和解释一个知识点”、“多个案例对应和说明同一知识点”的课堂建构方式,“一案到底”教学法则是运用一个主导案例涵盖多方面知识内容,由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小案例构成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大案例。在以往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面对过于丰富的案例,学生会迷失其中,注重案例中事件的起承转合多于案例中蕴含的教学内容。而在课堂上应用一个主导案例辅作为主线连接课堂收尾,便能使教学进程呈现出系统、明晰、顺畅的特点,学生会尝试从多元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进而构建以案例辐射出的知识框架。

(二)案例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在“一案到底”教学法中所列举的案例往往出自同一主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统一性,整体结构较为清晰、条理分明。且教师所选取的主导案例由于需要映射多个知识,需要满足教师基于其中不同元素进行设问的需求,因而,应用的案例内容丰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着案例一步步深入探索,最终将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存于脑海中。

60403e8884ece_html_4efe5483d91f4274.png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应用方式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1.契合学生发展需要与生活经历

“一案到底”教学法以一个主导案例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致力于使学生从对案例的分析中获取教学知识,获得情感的升华与体验,提升自身道德品行与政治觉悟。因此,学生是否能充分理解案例内容,是该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这便需要教师在选取与设计案例时,一方面需要契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在了解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的前提下确定案例选取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依据自身能力与经验进行分析;否则,即便相选择了较为复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也无法发挥其本身价值。另一方面,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而且对学生们来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却学校教育之外,更多的便是基于自身生活体验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基于此,教师所选取的主导案例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是发生在校园环境之中,或是以学生普遍观看过的影视片段为例,生活化地展示教学内容。

2.主导案例与各案例间配合紧密

在选取和设计主导案例时,教师需要注重其覆盖范围的广阔程度,教师需要尽可能将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之中,方能以此线索将各个部分的知识串联来;学生方能通过对案例的抽丝剥茧,梳理本节课知识体系。在确定主导案例后,教师选用的各个小案例不但需要与主导案例具有关联,它们之间也应当呈现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如此,方能顺畅化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教师便可将我国面对国际友人,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的事例作为主导案例。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都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已经吸引了110多个国家的上百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如今,“汉语桥”已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感知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中华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的光明未来。与此相关的小案例,教师便可以选取在“汉语桥”比赛中获胜的、留在中国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国际学生,在几年后的发展境况和对传播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案例的主题明确,各个小案例联系紧密,符合“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设计要求。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

1.抓住案例主线,提炼案例关键细节

在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内容剖析、连贯思维,教师需要以案例为中心、根据情节发展设置相应问题。在此过程中,问题设置不应当杂乱无章,而是需要抓住案例发展的主线,如事态的起因、发展和矛盾激化,又如事件发展的时间脉络等。进而帮助学生提炼案例关键细节,抓住案例反映的关键问题,使其学习与思考方向不至发生偏离。

例如,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一课时,教师可将教材中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率先出尝试“大包干”的事例作为主导案例贯穿于教学进程之中。为了使案例的呈现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借助影视剧《大江大河》中“雷东宝”这一人物所在村落试行“大包干”, 签订承包土地承包合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片段,让学生们清晰、形象地认识到何为“包干到户”及其优越性。在基于案例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需要抓住案例主线,即“大包干”试行原因、改革过程及“双包到组”的推行,在学生厘清案例脉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包产到户的先进性,强化学生对案例核心部分的理解。

2.问题前后连贯,适当进行深入追问

就案例问题的设计而言,符合“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各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需要自然连贯、层层递进,引发学生逐步深入案例的内容之中,深化思考并逐一解决问题;而不可设置一些毫无章法和关联的问题,打乱学生思路。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到及时根据学生表现和回答内容作出反应,若学生回答内容中存在亮点或是值得深入挖掘的部分,则教师需适当进行追问,给予学生沿着自身思路自由思考和充分表达的空间。

再以《踏上强国之路》一课,笔者设计的案例由主要试行“大包干”, 签订承包土地承包合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构成,笔者便可以该案例为核心,率先向学生提问“大包干的先进性是什么?”促使学生对“大包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可继续提问“大包干为农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转变?”引出当时农村群众在“大包干”试行中的行为取得的成果。最后,可向学生提问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启示,让学生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沿着正确方向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性、求新求变的重要性。整体的问题设计根据案例情节的发展逐步推进,各问题间相互关联,又层次分明。

3.注重问题开放性,引发学生思考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一案到底”教学问题框架的设立虽然要基于案例,但其答案却不可完全被案例所拘泥。“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的目的本身便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顺畅的学习思路,因而,基于案例的问题也需要承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思维开放性和延展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融入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意识上主动跳出参考答案的桎梏,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对理论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主动、广泛思考。

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时,教师便可基于主导案例,为学生播放当时时代背景下“大包干”试行取得突出成果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取得丰硕成果,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纪实类视频,在观看完毕之后,提问学生关于我国走上改革强国之路,几十年来取得人民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感受。引发学生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未来走向的触动与思索。

(三)教学实施

1.注重案例事实细节展示,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受

在应用案例投射本节课重点知识时,教师在案例解构和讲解过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便是尊重案例的真实性,原原本本地还原案例的真实面貌,而不可为渗透教学内容而对其进行元素和再创造。此外,在展示案例之时,要注重事实细节的呈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如此,学生方能认真对待案例情景,积极分析案例所展示的问题,将自身情感代入,表达真实感受。

例如,在学习《中华一家亲》一课时,教师可选取宋柏艳大学刚毕业,为了心中的爱,随丈夫买买提·伊明,从哈尔滨奔赴新疆于田县兰干乡安家落户,于小学任教。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奉献,在“双语”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真实事件作为主导案例,还原真实样貌;辅以新闻图片或文字报道等进行案例展示,注重宋柏艳从遥远的哈尔滨毅然决然扎根新疆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细致和耐心教会孩子们汉语等事实细节感染学生。在营造出真实的情境氛围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内心感悟的表达。

2.利用案例引导小组探究,教师加强组织引导

针对案例内容与细节,教师不但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更需要为其营造一个有助于思考的良好环境,促使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享自身独立思考后形成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相互交流,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答案和结论。但是,在进行案例问题讨论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精力集中地侃侃而谈,部分学生仅仅成为听众、学生常常会在讨论过程中偏离话题的状况也时有发生。此时,便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引导,一方面及时制止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讨论,维护课堂秩序;另一方面也可随机聆听几个小组的交流探讨进程,仔细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进行引导和针对个人的提问,帮助学生推进讨论进程。

3.借助案例整理教学内容,实现情感理解与升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学习并不是本质目的,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作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与原则,在实践之中得以运用,才意味着教学成果的最终落地。因此,在完成基本教学的知识的梳理、体系建构和细节讲解后,教师便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回顾与拓展,教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实现学生的情感理解与升华,进而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在进行《中华一家亲》课堂小结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回顾宋柏艳任教于于田县兰干乡小学,在平凡生活中敢于奉献青春年华,在“双语”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案例,重新整理案例所蕴含的知识点,系统梳理本节课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感知了宋柏艳对“民族团结”、“民族一家亲”所树立的楷模作用,尝试理解了她扎根少数民族乡村的人生选择。之后,教师可询问学生:“若你有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工作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你认为自己能为民族团结做点什么?”升华学生情感理解,在学生心中种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种子。

60403e8884ece_html_26a5cae94174409e.png


参考文献:

[1]雷瑾.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施海霞.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J].成才之路,2019(10):16.

[3]李先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施建议——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54-55.

[4]缪素珍.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8(28):12.

[5]张永辉,周蓉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