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2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贺鹤 穆亮 沈雁华 丛军 康建鑫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摘要: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同其他专业相比,存在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通道不顺畅等明显劣势,除与我国人才市场选择偏好有关外,我国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方案不完善、教学目标不突出等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从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融合教育体系、整合校企资源孵化体育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迎合市场需求。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1 引言

据相关统计自2015年以来,全国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创业教育课程数较2014年增长14%[1];创新创业基金设立于高校规模达到10亿元,大量校外资金落户或用于投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校设立创业基地数量逐年增加,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改革作为其中重要课题,符合时代要求。目前,关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活动逐年增加,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导致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参与创业计划竞赛等竞赛活动上,缺乏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体育类创新创业教育未引起社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基于此问题开展依托体育资源进行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是切实解决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创业难题的重要途径。

  1.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广泛的运动项目技能基础及扎实的专项运动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体育教学及训练指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部分高等院校还未正确认识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职业要求与技能不匹配问题。由于体育专业具有技能型、专业性强等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才综合技能要求逐年提高。面对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追求,高等院校在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也应加以重视。

2.2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深入人心[2],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中,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期的一门课,而是逐渐与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相互有效结合。尽管如此,在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表面化、形式大于意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形同虚设,没有切实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充分结合体育专业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1. 创新融合发展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便属于全新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在与创新创业教育整合过程中,应当将核心理念设定为“全面发展”以及“通识教育”理论。在体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将其放置于专业培养基础上,注重开阔视野、鼓励创新、多视角看待问题、追求内在利益、支持服务社会的培养理念。创新思想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需要,积极拓展体育专业深度、广度,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创新型人才。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核心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将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相关资源与课程相融合,使其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该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高校体育创新创业氛围。

    1. 构建一体化融合教育体系

构建一体化发展教育体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艰巨、复杂的过程才能够完成,并且在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属于通识教育,两者的融合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专业性、开拓性、独创性、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这就要求教育系统的要素、结构和体系要根据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选择、组合和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尤为重要,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将体育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与体育资源、体育类企业对接,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寻找创新点并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构建一体化融合教育体系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统一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主体,同时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熟悉体育相关领域和体育知识的教师队伍,向年轻化、重创新、重科研、重实践方向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提高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发展目标,从多领域、多渠道与体育产业相融合,从而构建一体化融合教育体系,进而构建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有效提升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综合竞争力。

    1. 寻求多方体育资源,孵化体育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高等院校多方面、多部门、多渠道提供引导与支持,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机会与资源。高等院校可借鉴国内外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办法以及使用情况,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学校体育场馆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机会,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利用广泛的社会体育场馆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服务资源等,帮助企业与学生对接,孵化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从而推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向市场化发展。

  1.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技能教育放在同等位置,制定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意识和方法。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应依托校内校外优质体育资源,开展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活动,孵化体育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锡坤,张麟寰,贾青峰.体育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0,(22):78-79.

[2]杨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14,116.

[3]吴健,黄伊晗,高昊, 等.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6,(17):188-188.

作者简介:贺 鹤(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哈尔滨体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2018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