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翠竹小学,山东 威海 264200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结构进行编排,将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渗透在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之中。由此可见,小学阅读教学经历了“教课文——教阅读”的转型。随着对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地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统编教材注重体现学生有效的自主阅读过程,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语文要素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上的一大亮点,主要是以单元提升、课文旁批以及课后习题的形式呈现,掌握这些语文要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为例,谈谈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一、以编写意图洞察高阶思维发展方向
在统编教材中,“篇章页”、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口语交际和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语句段运用”是我们把握教材编写者意图和拟定单元与单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教师只有依据学段目标、教材内容、编者意图、学生能力确定单元与单课目标,才能真正让学生深入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世界,深化理解、领悟表达、落实方法。
1.与教材对话,扣准“明”“暗”要素
研读统编教材,就会发现其整个体系是按照语文要素细致落实、螺旋上升的思路进行编排的。语文要素,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的,即通过单元导读、文中提示与课后习题进行呈现。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核心目标,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与准则。以《雾在哪里》一课为例,其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想象”,单元语文要素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而这一课恰恰是一篇童话,将“雾”想象成淘气的孩子,在与世界捉迷藏。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雾”淘气的样子,以及结合生活体验想象捉迷藏的过程。
另一类语文要素是“暗”的,教材中虽没有直接交代,但在整个编排体系之中,每册教材,每个单元,乃至每篇课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于文本解读来说,教师要站在学段高度,通过前后勾连,挖掘出文本中隐藏的语文要素,并将其融入相应的活动之中。
2.与要素对话,设计“延”“续”活动
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编排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以及接受事物的习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因此,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教师还要注重文本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
(1)延续的语文要素
《雾在哪里》是统编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在前面,学生已经对“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这一语文要素有了自己初步的认知。因此,在《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继续沿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这一语文要素,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变暗、甚至、霎时、一切”等词语的意思。
(2)递进的语文要素
递进的语文要素特点最明显的就是关于朗读方面的语文要素,它几乎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在《雾在哪里》一课中,关于朗读的语文要素是“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关于书写生字,教材中也依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就要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二、以高阶思维问题提升阅读能力
所谓高阶思维问题,就是有思维含量、有思维张力的开放性问题,也是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最近发展区。它能帮助学生定准目标,理清思路。
1.关联课后,巧用习题指导
统编教材在目标定位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关注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包含着丰富的编者意图和详细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充分挖掘练习的价值,使之在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古诗两首》的课后第2题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雾在哪里》课后第2题“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可见,课文编排前后关联,训练目标递进发展,教师备课时应立足单元整体,注意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到方法,掌握技能。
2.核心问题,统领全文内容
核心问题的设计,固然要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让他们动手实践,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才算完整。统编教材也是较好地遵循了这一思路,让学生在讲读中“习法”,在自读中迁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教师就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先自由读,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然后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主要是从“雾说的” “雾做的”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当学生明白了句子的建构以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的四、五自然段。这样一来,在一系列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句子概念的建构也经历了一次感知、迁移、运用的全过程,真正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了落实。
三、以清晰的语文支架支持高阶思维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小学阅读教学中,设计清晰的语言支架来支持思维表达,是让思维训练落地最实用最常见的措施。根据上文所述的高阶思维问题,对《雾在哪里》设计了语言支架(如下图),让学生先依据阅读线索找出重点,再通过对文本信息进行解码、推测等加工,形成判断的理由,最后运用语言支架把阅读思考的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
1.提供支架,帮扶引领
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架,给予他们帮扶,如创设情境、适时点拨等。同样,以“找一找,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这个问题为例,对于学生来说,找到雾把什么都藏起来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就提取到的信息进行规整。那么,怎样才能为学生搭建起适合的阅读支架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笔圈一圈,再把自己圈到的内容读一读;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把多余圈出的部分去掉,以使学生提取到的信息更为精准。借助这个简单清晰的语言支架,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证明自己看法的具体语句,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合理推断,能有理有据、通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亲身经历,实践习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让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深刻感受与体会,一定要让其真正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只有这样,语文要素才能得以落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以课文第六自然段教学中的提取信息的教学为例,有学生通过阅读圈出了“海岸、城市、街道、树木、桥梁、房屋、行人、小黑猫”等,对于学生提取到的信息,教师没有直接予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问其他学生: “你们觉得他圈得对吗?”有学生立马指出: “不对,街道、树木、桥梁、房屋、小黑猫是城市里面的。”教师及时追问: “那么,你认为怎样修改合适呢?”学生说,只要把“海岸与城市”圈出来就行了,其他部分是多余的。这样教学,让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综上所述,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语文教材编写上的一大创新与突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中的语文要素为依托,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落实,这样就犹如掌握了打开学生阅读之门的金钥匙,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