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教授运用清宣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王檀教授运用清宣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总结

杨汉元 王檀通讯作者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摘要 :慢性咳嗽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酗酒及嗜肥甘厚味者渐多,久则伤及脾胃,脾经伏火证随之增多,本文总结王檀教授应用清宣止咳方治疗脾经伏火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慢性咳嗽 ;王檀; 治疗经验 ;脾经伏火证

吾师王檀教授,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吉林省名中医,现任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对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慢性咳嗽,肺癌等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口碑佳,本文就王檀教授应用清宣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脾经伏火证经验进行阐述。

1.历史沿革

中医古代文献中对于嗽的论述甚多,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久咳”病名,《素问.咳论》不但提出了“久咳”的病名,而且将咳嗽按脏腑分为心、肝、脾、肺、肾五脏咳以及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咳。《素问.咳论》还提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强调了咳嗽与肺、胃关系密切;本篇同时提出了咳嗽的针刺治疗原则,咳嗽病在脏针刺俞穴,咳嗽病在腑针刺合穴,咳嗽兼见浮肿从针刺各经腧穴。《内经》详细论述了咳嗽的症状特点、病因病机、针刺原则,为后世诊治咳嗽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十咳”,包括风咳、支咳、寒咳、胆咳、厥阴咳及五脏咳。并对不同类型咳嗽的病因病机及表现做了详细的论述,巢氏认为“肺感于寒,微者即成咳嗽”,即咳嗽最初病因是外感寒邪,这与内经论述相同,而久咳是其中“连滞岁月,经久不瘥”的一种,其原因多为肺气亏虚,邪气上乘。若咳嗽太甚,伤及经络,致血液蕴结产生脓血,伤及气血,也可导致咳嗽日久,并导致久咳嗽脓血候的出现。总体来说,《诸病源候论》对久咳的认识是外感经久不愈加之脏腑内伤所致。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病名方面除《内经》的“五脏六腑咳”以及《诸病源候论》的“十咳”以外,还提到了“积年咳嗽”、“二十年久嗽”、“三十年久嗽”。在病因病机方面,该书继承了《内经》以及《诸病源候论》对咳嗽的认识,记载了“五脏六腑咳”以及“十咳”理论。在治疗方面,该书收录了大量方剂,并且列举了一些治疗久咳的方剂,如:治三十年久嗽方、紫菀丸、款冬丸、七星散等,方药组成多有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等药。除汤药、丸剂等内服法以外,书中还记载了熏法、灸法、针法,丰富了咳嗽的治疗方法。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总结了盛唐及以前治疗咳嗽的经验,论述了如伤寒冬春咳嗽、天行咳嗽、新咳、久咳、卒咳、暴热咳、冷咳等不同咳嗽的病因病机,其对久咳的认识与《诸病源候论》相同。书中记载的久咳嗽上气病因病机为“肺气虚极,风邪停滞”,这影响了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对咳嗽上气病的认识。在治疗方面,《外台秘要》不但对咳嗽的治法方药作了详尽的阐述,而且补充了《诸病源候论》中久咳、积年咳嗽、久咳上气的治疗方法。

北宋《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传承了前人对咳嗽的认识,此外两书还增补了食疗治咳嗽的方法。南宋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咳嗽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咳嗽。外因为风、寒、暑、湿;内因为喜、怒、思、忧、恐;不内外因为房劳伤肾、饥饱伤脾、疲极伤肝、叫呼伤肺、劳神伤心。对久咳的认识,与《内经》相同。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总结前人治咳理论,将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类。对于久咳,从外感而言是久而不愈,从肺传于五脏所致。对于内伤咳嗽,张景岳认为:“内伤之嗽,则其病来有渐,或因酒色,或因劳伤,必先有微嗽而日渐以甚”并认为内伤咳嗽“不独在肺”,“多由肾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虚也”或“元阳下亏,生气不布,以致脾困于中,肺困于上”所致。

现代医学对于连续咳嗽8周以上,以咳嗽、咳痰为唯一或主要 症状,初查胸部X线片无异常者称之为慢性咳嗽。其约 占呼吸专科门诊的20%~30%,也是呼吸内科门诊患者 就诊的常见原因。而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尤为突 出,通过辨证施治能够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慢性咳嗽属中医学“内伤咳嗽”范畴[1],临床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突出,通过辨证论治能够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2.病因病机

王檀教授认为,肺脏为清虚之体,不耐寒热,慢性咳嗽发病关键为“脏腑失和,肺气不清,咳使之清”。故临床上治疗慢性咳嗽等肺系疾病时,除本脏自病外,更要注意其它脏腑,尤其是脾胃对其影响。一方面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尤以儿童多见;另一方面后天饮食不节,或贪凉饮冷、或嗜食辛辣,损伤脾胃之阳气。故脾胃不健,运化无权,升降转枢乏力,则脾之清阳不升,郁伏于内而生脾火,其属自身之阳气不能升发郁积而成伏火; 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则胃火内生,火郁伏于脾胃[2],郁火不得透发,遂循手太阴肺之经络或借由三焦上行扰于肺, 耗伤肺阴,肺失肃降,故形成脾经伏火、肺失清肃之证候,临床多见:久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唇干裂,面色黄,口干舌燥、唇红干裂,气短胸闷,神倦乏力,心烦。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而关部重按无力。

3.治法和方药

王檀教授认为,慢性咳嗽患者辨证为脾经伏火证时,患者中焦虚寒与上焦热盛并存,纯用寒凉遏伏气机,则上焦热势暂时缓解,咳嗽缓解,久则损伤脾胃,病情从而迁延不愈;纯用甘温补益中焦则上焦热势更甚,治宜辛凉并用,使清热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王檀教授治以清宣止咳方。处方:防风15 g,藿香15 g,栀子15 g,甘草10 g, 生石膏30 g(先煎),黄芩15g,茯苓15 g,川芎15g,陈皮15 g,浙贝母15 g,桔梗5g。

清宣止咳方是在泄黄散基础上形成。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3],《医方考》中指出: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此方主之[4]。方中重用防风,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5],与藿香相配,亦可芳香醒脾。苦能泻火,故用栀子清心肺之火,寒能胜热,故用石膏泻热,兼能解肌[6]。甘草调和诸药。此外,王檀教授加黄芩合栀子共清上焦之火,陈皮、茯苓健脾理气除湿,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川芎行气开郁,桔梗宣肺祛痰。

伴有胸部满闷不适者,合用小陷胸汤;后背冷痛如巴掌大小者, 合苓桂术甘汤;小便色黄,舌尖红者,合导赤散;胸中烦热者,合栀子豉汤;脘腹痞满不适者,合用半夏泻心汤;有胁下疼痛者,合金铃子散左金丸;口干舌燥,唇红干裂,呛咳为甚者,可加桑叶15 g,麦 冬10 g,枇杷叶15 g。

4.病案举例

张某,女,40岁,2019年11月10日初诊,无明显诱因间断咳嗽5年,加重1周,自行口服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后症状未见好转,遂于门诊就诊。行肺CT及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现症:干咳、痰少而黏,每于饮酒及食用辛辣之品后咳嗽加重,周身乏力,口干渴喜温饮,咽干,小便黄,大便多不成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而重按无力。西医诊断:慢性咳嗽。中医诊断:咳嗽,脾经伏火证。治以升散郁火,肃肺止咳。方以清宣止咳方加减。方药:防风15 g,藿香15 g,栀子15 g,甘草10 g, 生石膏30 g(先煎),黄芩15g,茯苓15 g,川 芎15 g,陈皮15 g,浙贝母15 g,桔梗5g。5付水煎服,早晚分服,嘱其忌食生冷辛辣油腻。

2019年11月18日二诊:诉咳嗽明显好转,无痰,食纳较少,乏力,大便稍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无力。予补中益气汤加减7剂,服法同前。

2016年11月28日三诊: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嘱其清淡饮食,勿食生冷辛辣,春季服用附子理中丸,患者归。

按: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之品而使湿浊内生,脾虚更甚,运化不及,内生郁火,加之冬季寒冷,腠理闭塞,火郁于内而不得散,上熏肺金而生咳嗽。故予清宣止咳方加减。 二诊时舌红改善,脉中弦滑之象转为弱而无力,考虑郁火已散,本证显现,当故护脾胃,故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培土生金,春季服用附子理中丸以遵内经“春夏养阳”之旨。



[1]曹国强,程晓明,戴晓天,等.重庆地区慢性咳嗽病因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6):565-568.

[2]庞俊香.浅议“脾胃伏火”[C].北京: 2011 年北京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134 - 136.

[3]钱乙 . 小儿药证直诀 [M]. 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8: 65.

[4] 吴昆 . 医方考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156.

[5]高建忠 .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N]. 中国中医药报 , 2011- 12-28(004).

[6] 郭贵生 . 泻黄散临床应用举隅 [J]. 甘肃中医 , 2010, 23(1): 47.



作者简介:杨汉元(1992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通信作者:王檀,男,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