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抽选80例本院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就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予以对比研究。研究前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护理5日后,观察组通气功能(FVC、FEV12)、血气指标(PaO2、PaCO)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护理满意度为97.50%、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在安全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积极促进患者肺通气功能恢复,促进病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慢阻肺是一类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的慢性肺功能损伤性疾病,吸烟及长期性有害气体、有害颗粒吸入均是引发此类疾病的临床常见病因,发病后患者可出现明显气流阻塞症状,可造成肺通气功能不可逆性损伤。而当慢阻肺患者患病期间合并呼吸系统急性感染症状时,则可由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加剧气流阻塞症状进展,增加肺心病及急性呼吸衰竭风险,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故针对因呼吸系统感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多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辅助全身性抗生素治疗缓解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但在临床治疗研究中发现,雾化吸入治疗实施仍需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实现安全治疗,保障患者临床安全[1]。因此,为评价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80例本院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就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予以对比研究。研究前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区间55~84岁,平均年龄(69.55±4.18)岁,慢阻肺病程(4.85±1.03)年,急性加重期病程(2.78±1.05)天;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区间55~83岁,平均年龄(69.14±4.15岁,慢阻肺病程(4.76±0.98)年,急性加重期病程(2.69±1.08)天。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实验室、影像学诊断结果均提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患者均在家属确认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及护理细则后自愿参与研究;研究由医院伦理会核准实施。排除标准:合并原发性心脏疾病者;已发生呼吸衰竭者。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按需将雾化吸入用药经生理盐水配置后,放入雾化吸入器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予以患者排痰护理即可。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1)治疗引导:雾化吸入治疗前需就局部治疗用药类型及功效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并就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介绍,引导患者在正确认识治疗重要性后积极配合治疗;(2)雾化吸入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实施中应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装置实施治疗,确保药物成分可经人体呼吸作用直达病灶发挥临床治疗效果;在雾化吸入前及雾化吸入后均需辅助或指导患者排痰,避免雾化吸入期间或治疗后痰液未能及时排除造成呼吸道阻塞引发危象;雾化吸入治疗参数设置中应将氧流量参数设置为3L/min,并可配合加温设备提升雾化吸入气液温度,避免雾化吸入氧流量较高、温度较低对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加剧呼吸系统感染症状[2-4]。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护理效果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护理5日后,观察组通气功能(FVC、FEV12)、血气指标(PaO2、PaCO)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对比( ±s)
组别 | 时间 | FVC(L) | FEV1(L) | PaO2(mmHg) | PaCO2(mmHg) |
对照组 | 护理前 | 1.05±0.29 | 0.94±0.09 | 61.35±9.08 | 55.29±5.19 |
护理后 | 1.12±0.31a | 1.21±0.18a | 73.42±7.6a | 50.87±5.15a | |
观察组 | 护理前 | 1.04±0.28 | 0.95±0.07 | 61.41±9.01 | 55.31±5.22 |
护理后 | 1.45±0.35ab | 1.48±0.29ab | 85.28±8.39ab | 43.98±4.18ab |
注:较护理前差异显著,a:P<0.05;较对照组差异显著,b:P<0.05。
2.2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40 | 19 | 13 | 8 | 80.00(32/40) |
观察组 | 40 | 22 | 16 | 2 | 95.00(38/40) |
| -- | -- | -- | -- | 4.1143 |
P | -- | -- | -- | -- | 0.0425 |
2.3护理满意度、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n | 护理满意度(%) | 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 |
对照组 | 40 | 85.00(34/40) | 10.00(4/40) |
观察组 | 40 | 97.50(39/40) | 0.00(0/40) |
/t | | 3.9139 | 4.2105 |
P | | 0.0479 | 0.0402 |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护理5日后,观察组通气功能(FVC、FEV12)、血气指标(PaO2、PaCO)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护理满意度为97.50%、雾化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首先可在治疗引导护理干预实施下使患者在明确雾化吸入治疗用药类型及治疗目的后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实施;其次可在雾化吸入治疗期间通过对雾化吸入模式及治疗护理措施的优化,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积极促进呼吸系统感染症状缓解,促进病情康复[5]。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在安全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积极促进患者肺通气功能恢复,促进病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玲.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气分析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214.
[2]李芸蕾.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64-265.
[3]李顺玉.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2):249-250.
[4]李美玲.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85-186.
[5]周欣.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