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 重点了解和分析全程化护理干预应用到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入到我院开展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总计数量是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70例,前者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后者采取全程优化护理方式,然后统计数据对比两组护理的区别。结果 B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别。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可以更好的提升急救工作的效率,能够促进预后水平的提升,为患者生命健康的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全程优化护理;急救效率;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中发生率比较高的脑血管的疾病类型,该病在发生之后会给患者生命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病情也是比较危重的,如果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就会给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因此,患者在进入到医院之后,急诊护理工作应该积极的开展,能够影响患者的预后,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1]。本次研究中,主要是了解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具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为今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3月~2018年10 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经过入院检查之后确定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并且随机的氛围A、B两组,各70例。纳入标准如下所示:入院的各项资料均完整;影像学的检查确定为急性脑梗死的病症; 在发病4.5h内进入到医院内的急诊室进行抢救;全部采取了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没有严重的器官性病变,且无精神类的疾病,不存在有过敏药物或者病症。A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45~73周岁。B组男37例,女性33例,年龄46~72 周岁。对于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患者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能够保证后续研究可以使用,并且经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的任何,可以作为研究使用。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主要是通过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就是进行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主要是进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方式,主要的护理工作内容如下所示:首先是在医院内形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方式,各个小组中的成员中经过神经内科医师、急诊医师、检验医师、急诊护士等等人员。在开始实验研究之前,要进行各个成员实施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具体就是进行急诊护理知识的讲座和学习,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落实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措施的应用。在120电话接通之后,要保证在5min之内就完成初诊,然后在15min之内到达病人所在位置,并且在去往发病现场的途中,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的方式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然后初步的确定好抢救措施,比如心理辅导的方式来进行缓解身体不适感或者恐惧感等。在到达现场之后,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呼吸、心率、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指标监测,然后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形成静脉通道,能够采集必要的血液标本,要按照医嘱来用药。同时能够积极的保证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现场处理完成之后要转移到医院中进行治疗。在转运阶段,要保持动作轻缓。在急救车上,应该保持患者的仰卧位,同事把头部直接偏向其中的一侧,要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医院内的急诊医护人员在接收到救护车辆进入到医院的信息之后,直接在急诊的门口进行接诊,然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抢救室内,能够保证各项交接工作顺利进行。因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比较严重,所以心理状态也比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保持与患者的良性沟通,以更好的进行必要的干预处理,从而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如果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的方式,能够将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效果都要告诉给患者,然后能够消除负面的情绪,并且需要保证各项器械和器材都能够合理的准备,能够满足治疗的使用需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分析,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 中量表(MESSS对于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48h的神经功能损伤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如果患者的评分较高,则说明神经损伤比较严重;对于患者出院之后的6个月进行全面性的随访和观察,然后在最后一次的随访中通过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评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就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全部数据应用SPSS22.0和Excel进行 统计分析,t 检验。组间比 较行χ2检验, P <0.05说明各项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别。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对比
B组患者分诊时间、采血时间、转诊时间和抢救时间均 低于A组( P <0.05),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SSS评分对比
B 组治疗后MESSS评分低于 A组。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
B组治 疗后SIS评分高于A组。
3 讨论
全程优化护理方式的应用是以大量护理经验作为基础来进行的,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科室的具体情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护理效果[1]。全程优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并不仅仅是针对其中一个护理人员来实施的,而是大量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按照规范、合理、标准的条件来进行,能够避免急诊中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不仅如此,全程优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也能够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方面,能够让患者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能够加强心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避免患者存在焦虑或者逆反等负面情绪的情况,从而可以大幅提升护理的效果,也能够增强患者对于临床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的治疗活动中[2]。
经过本次的实验结果分析能够发现,全程优化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使得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得以恢复,能够进行神经功能的优化和改进,促进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这与急救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总之,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的效果,能够提高预后的水平,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琳琳.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29).290-291.
[2]路芳.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5).664-665.
[3]陈雅芳,洪燕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1).135-137.
[4]华润.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7).1029-1030.
[5]马丹,侯丽,蔡媛媛.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8).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