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空总医院 100012. 2北京朝阳区和平医院中医科 100012 . 3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100012
择要 目的 探讨经络与神经系统异同及联系 方法 收集目前国内外关于经络穴位研究资料与神经系统解剖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敲、推测 结论 经络不是神经系统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调控系统 、传递信息、经络与神经系统靠穴位传递信息联系
关键词 经络 神经系统 异同 穴位传递信息联系
经络学说是传统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然而,这千古之迷直到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检测仪器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经络穴位客观存在,对其实质也有了越来越多了解。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有联系.也有相似之处,但不是神经系统
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系统区别
一般认为 ,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 , 西医把人体分成八大系统,而中医把人体分成五大系统。不同之处在于,西医是形态结构,中医是功能集合[1]。人体解剖学是近几百年发展起来的学科,将人体分为八大系统。神经系统为
第一作者:张炎铎,男,专科,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
其一,分为中枢(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手术时可见、可触。大脑能控制人类的主观行为,而控制内脏活动的神经称为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
已知穴位多位于骨缘旁,很少与皮下的神经相近或相交,而且多与靶器官相距甚远。
经络穴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确客观存在,。研究表明,穴位是明亮的闪光点[2]。科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以各自不同的频率振动着[3]。穴位也是具有固定振动频率的实体。推理在组织液中振动产生声波而传播信息。声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声波在媒介中传播时,媒介在声能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系列效应,如力学效应、热学效应、化学效应、生物学等效应[2]。上世纪80年代后,德国、日本、美国等实验表明,当人们把手放在一种高频高压环境中时,手阳明大肠经的部位会出现一连串明亮光斑[4 、5]。俄国和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针炙穴位是人体中经络系统对光最敏感的部位(穴位有效范围直径大约2厘米)。穴位是具有闪光且按照固定频率振动的实体[4、5]。韩济生研究发现“穴位上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会令大脑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6]。
李志道等认为,经络是信息流或为具有较强传导作用的暗物质流[7]。韩金祥[8]提出 “经络-光子”学说。张力[9]提出人体各组织存在不等的梯度电场,此类梯度力作用的结果即构成线性、稳固性的生物电网。马玉宝等[10]认为,经络是具有独立性的内控系统,络气即生物电粒子。康徕(聚医康 2017-06-05)认为经络里运行的是气,它以势能、电能、光能、热能、磁能、化学能等多种能量形式富集于经络上。庞明(智能气功 2018-05-07) 认为经络体系在人体皮下和筋膜里气束是最明显,。
美国科学家利用最新技术发现了一条“流动流体的高速公路”。这一新发现的质液网络遍布全身的筋膜其间充满了液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维波教授团队(2020.10.30日科技日报)近日相继在大鼠、小型猪等体内经络中发现组织液定向流动轨迹,为进一步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根据以上资料,笔者分析推测,经络是位于人体皮下结缔组织液中之一条条有序排列且依固有频率振动的高能微粒子或暗物质(穴位), 具有光(光斑、光束)、电(电流) 、液流(液体中声波振动形成流体) 、热(针刺后振幅加大.能量増强)、气(振动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气流,针刺后气束増强)等特性。针刺使穴位微粒子振幅改变,产生不同信息。
经络与神经的传导速度不同。神经传导速度是每秒钟100米,经络每秒钟只有几到十几厘米;经络与神经传导的方向不同。神经是单向传导,经络是双向传导 ;经络与神经的可阻滞性不同。所谓可阻滞性,即是传导性的感觉可以被某一种因素影响而停止前进,比如,在经络线上敷一个冰袋使身体局部降温,当冰袋下的组织温度降到22℃左右的时候,经络感传就被阻断,而外周神经传导要在10℃左右的时候才被阻断,两者相差12℃。这些都说明,经络并不是神经[11]。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似之处
都是调控系统
一切能对信息施行传输 、变换 、存取 、加工和执行的系统都是控制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系统 , 已知人类的主观行为如各种活动、感觉、思维由大脑调控;而心脏博动、胃肠蠕动、腺体分泌等主要由植物神经调控。 经络从功能上看也象是一种控制系统 。经络是人体微观调控系统,通过信息与宏观调控系统神经相联系[ 12] 。“经络”实际上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从进化的连续性来看,子午干神经系在人体无疑也有所保留,可能是经络原型,经典的经络系统可能依然在已经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起作用,并与神经系统有直接的解剖上和功能上的联系[ 11] 。
传递信息
神经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与神经元之间传递。
已有证据表明 ,针刺可能通过神经元途径到达目的位点, 使得抑制动作电位传播和导致神经元渐进损害的因子被快速清除 。实际上无论是中枢还是周围神经的传导都是一个电(N突触)——化学(N接头)——电的过程[ 13]
针刺小腿委中穴治腰背痛; 针刺合谷穴治踝关节扭伤疼痛;针刺神门穴治失眠,显然都不是穴位直接作用于大脑,而是穴位通过传递信息而发挥作用。正如两地联系,以前靠电报、电话,现在靠手机、微信联系一样[14]。 谢浩然[15]认为,人体经络涵盖了信息传递三要素,即神经传递、体液传递及热量传导。广义针灸向经络输入本质的东西是“ 气 ” , 也就是信息 。向失调的经络输入负反馈信息治病。但临床发现 ,对少数的人和病 ( 约占10 % 一 20 % )将产生正反馈 , 使病情恶化 。这表明经络 (对 80 % 一90 % 的 人和病 )具有从刺激信号中选取负反馈信息的能力[ 12] 。Omura在研究经络穴位时发现在大部分经穴处有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高度富集现象[16]。
神经系统与经络联系
与中枢神经联系
韩国的一批科学家用光刺激人的眼睛的时候,在大脑的视神经区会看到讯号增强,当用针对受试者的足太阳膀胱经四个穴位点進行刺激的时候,也同样看到了在这个视神经区信号的增强。表明针刺和光刺激效果相同,以光子的形式发生作用.推测是穴位产生的信息. [18]
脑功能成像研究 ,健康状态下的针刺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可以调节以杏仁核为核心,包括额叶皮质、ACC、PCC、脑岛、丘脑和中脑导水管灰质在内的脑功能网络,并认为这可能是足三里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 [ 19] 。病理状态下的针刺调节效应: 发现针刺右侧神门穴主要引起左侧MFG、STG、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丘脑和壳核以及右侧MEFG 和 STG的激活。认为针刺神门穴引起的脑功能活动不仅与感觉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还与认知功能有关[ 20] 。电针患侧腧穴出现 PAG、双侧尾状核及对侧豆核、海马信号明显升高[21]。
与脊髓周围神经联系
痛觉由细纤维传送 , 经过脊髓背角 , 再到丘脑 、皮质 。而针刺同节段支配的穴位会兴奋穴位处的粗纤维(传输速度快 、单位时间内电流量 、信息量远大于细纤维 )。在脊髓后角胶状质中存有 SG 神经元 , 其作用类似于闸门 , 可抑制疼痛的传导。粗纤维传入的冲动兴奋 SG 细胞 , 关闭闸门,故痛觉不易向中枢传导 。针刺止痛就是通过兴奋粗纤维关闭闸门而断绝痛觉传送的[ 14] 。
与植物神经联系
当用针刺肝经络的相关穴道或用按摩方式,都能够活化肝功能,调控觉醒[21],按摩心经、心包经可调升心率,针刺足三里治疗胃肠痉挛[22]、点穴足部内庭治疗胃痉挛(抑制副交感神经),而点穴合谷促进胃肠蠕动,按摩内关穴可减慢心率(激活副交感神经)。推测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代谢、人体各种反馈等植物神经神经活动由经络系统调控而在自动运行。[23]。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针刺调节存在针刺穴位部位特异性:低强度针穴位足三里可抑制LPS所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而这一抗炎通路不能被天枢穴位所激活。且存在针刺强度特异性:即不同刺激强度可以激活不同自主神经环路[ 22] 。
人体正是由于神经系统与经络系统密切联系与协同作用 ,其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才能协调与统一。
此文承蒙中日友好医院张英泽主任医师指教,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上海针灸杂志 2000年 6月第 19卷第 3期 · 1· DOI: 10. 13460 /j . issn. 1005 -0957. 2000. 03. 001
[2]VOLL R.Twentyyearsofelectro-acupuncturediagnosisin Germany:aprogressreport[J].AmJAcup,1975,3(1):7-17.
[3]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组经络科研小组 .经络电活动的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1960,3(8):52-54.
[4]VICKERS A J, CRONIN A M, MASCHINO A C, et al.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inp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J].Arch Intern Med, 2012,
[5]SCHARF H P, MANSMANN U, STREITBERGER K, et al. Acupuncture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three - armed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 2006, 145(1): 12-20.
[6]王小波、王奇等,2017 年: 《韩济生院士: 我最初不信针灸,后来发现它不仅有效,而且有科学基础》,载 《中国中医药报》2 月 24 日
[7] 李志道,陈波 . 浅谈经络实质[J]. 中华针灸电子杂 志,2013,4( 2) : 179-181., 2003,23( 4) : 223-224.
[8] 8韩金祥 . 基于生物光子相干性理论经络本质探讨 [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29( 3) : 147-151.
[9]张力 . 运用“场”学说探讨针灸经络[J]. 上海针灸杂 志,2006,25( 1) : 36-38.
[10]马玉宝,许玉 . 论经络的本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1999,5( 4) : 17-20.
[ 12] 陈汉平.关于针灸作用机制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00年 6月第 19卷第 3期 · 1· DOI: 10. 13460 /j . issn. 1005 -0957. 2000. 03. 001
[13].Zheng Zheng, Yu Mei, Xie Yiku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character of skeletal muscle motoneu- tons' raising activities and PSM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1998, 43(3): 285-290 (in Chinese).
[14] 田从豁主 编 . 针灸医学验集 , 第 1 版 , 北 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1 9 8 6 年 2 月 : 7 9 0 ~ 7 9
[15]谢浩然 . 论经络的实质[J]. 针刺研究,2007,32( 3) : 210-213.
[16].Ma Qingyun, Pan Chaochong. Research on connection pathway between channels and viscera and its relation with neuropeptide-like substances [J]. Acupuncture Research (针刺研究),2000, 25(2): 117-120 (in Chinese).
[17].Hu Xianglong, Wu Baohua, Xu Jinse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waiting solution in PSC research [J]. Acupuncture Research (针刺研究),1981, 3: 161-171 (in Chinese).
[18]. Song, J.G.,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improves survival in rats with lethal endotoxemia via the autonomic nervoussystem. Anesthesiology 116, 406-414 (2012)
[19] 田从豁主 编 . 针灸医学验集 , 第 1 版 , 北 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1 9 8 6 年 2 月 : 7 9 0 ~ 7 9
[20]谢浩然 . 论经络的实质[J]. 针刺研究,2007,32( 3) : 210-213.
[ 21韩济生.我在针灸原理和神经肽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5,268
[ 22] “SomatotopicOrganization and Intensity Dependence in Driving Distinct NPY-ExpressingSympathetic Pathways by Electroacupuncture”。 Neuron杂志上发表文章2020
附:合写两篇论文已录用
《中医学报》杂志社编辑部 王俊仁 同志: 稿件录用通知书 您撰写的《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试探中医药治病机理》论文,编号: A192309经审阅,拟在我刊2020年内《综合刊》近期刊登。请接到此通知后向本编 辑部寄来相关费用。论文是否能按预期发表,取决于作者能否按规范要求,及时 修改完善。本刊编辑部将依据《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的投稿统一标准(2010 版)》 以及其他相关编辑规范对您的文章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后可能会增加部分字符 或图表,届时再另行通知相关事宜,感谢配合! 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8999 邮发代号:36-153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0 年7 月30 日
中医学报》杂志社编辑部
王俊仁同志:
稿件录用通知书
您撰写的《探讨关于经络学浅见》论文,编号:A196542经审阅,拟在我刊
2020年内《综合刊》近期刊登。请接到此通知后向本编辑部寄来相关费用。论文
是否能按预期发表,取决于作者能否按规范要求,及时修改完善。本刊编辑部将依
据《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的投稿统一标准(2010版)》以及其他相关编辑规范对您的
文章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后可能会增加部分字符或图表,届时再另行通知相关
事宜,感谢配合!
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8999
(C) 1994-202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