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 启 高校就 餐 新 模 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互联网 +”开 启 高校就 餐 新 模 式

丁常青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摘要:“互联网+”智享食堂是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网上订餐等的新型互联网食堂APP。通过开展食堂移动订餐,快捷就餐,外卖和反馈收集等服务,为高校学生老师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实现高校食堂服务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食堂;互联网+

一.产品特色

六位一体,做食堂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者

60190bf1af2af_html_82159dd39a1bf122.gif

学生:

提前点餐,直接到窗口取餐;

预定座位,解决用餐难,座位难找的问题;

提供在线点外卖的服务;

评价菜品口味,为其他学生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新品上线第一时间通知,会员还能享受打折优惠;

知悉自己每日将应摄取量与缺少的营养元素。

食堂:

通过我们的后台数据分析,得到学生口味偏好,促进商家对菜品口味的改良,促进新菜品的研发;

提前点餐能预知菜品的供应,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避免引流高峰期的忙碌;

会员制,积分制,固定消费群体为店家增长利润。

二.调查问卷结果

1. 同学们每月在校内食堂消费的次数? 60-100次的占51.52%,30-60次的占40.91%,小于30次的占7.58%。

2. 每月用于饮食方面的生活费? 600-1000的占60.61%, 1000-1500的占27.27%,200-600的占10.61%,小于200的占1.52%。

3. 造成不在校内食堂就餐的原因是? 59.09%的人认为饭菜口味不佳,用餐高峰时段找不到位置占87.88%,71.21%的人选择就餐排队时间长。

4就餐高峰期在食堂找座位及排队取餐的用时约为 小于5分钟的占6.06%,用时5-10分钟的人占39.39%,48%的人用时10-20分钟,15.15%大于20分钟。

5. 目前对校内食堂的总体满意度?48.48%的人认为一般,20%的人满意,8.08%的人不满意。7.若实现app上点餐送餐,您能接受的服务及配送费。 希望固定收费1-5元占68.18%,菜品本身的5%到10%占19.7%。

8. 若上线该app并在校园内推广,您预计每周使用的频率 58.48%的人使用频率为8-15次, >10次的占22.73%.

三、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

根据对南京市内各大学城的调查,目前高校均采取寄宿制,学生和部分教师主要在校内食堂就餐。高校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出现早、午、晚就餐时段食堂拥挤高峰,学生寻找座位和等待取餐时间长,大大降低时间利用率。

当代大学生手机利用率高且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校内采用通行校园卡支付的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对使用多样化移动支付的需求,而且校园卡丢失给学生造成巨大困扰。

高校传统食堂面临菜品种类和口味局限性较大,服务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困难,造成部分就餐需求外流。

这些都引发了对“互联网+食堂”的巨大需求。而推行“六位一体”的“智享食堂APP”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实现食堂和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运用互联网优化食堂,满足以上需求。

(二)市场前景

本项目市场前景良好,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压力小、用户积极性高。

1.市场需求量大:江苏省内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百万左右,平均每所高校有一万多可推广的用户,市场的用户基数大,可开发潜力强。

2.竞争压力小:目前尚无能够提供完整服务的APP运营,校内食堂具有垄断性,且大部分高校外卖不能送进校内,校内推行的送餐到寝服务比较零散。本项目更完善的服务能够快速占据市场份额

3.用户积极性高:高校学生对手机APP使用率高,并且乐于使用和推广更便捷的校内就餐方式,在调查中对使用APP占座和点餐的方式呼吁较高。

(三)产品及服务前景

“智享食堂APP”一方面满足学生对占座、点餐、找卡、推荐菜品的需求,同时提供勤工岗位和会员制就餐的优惠服务;另一方面为食堂提供后台大数据分析使其在生产时间、数量和品类上做出合理决策,同时固定消费群体实现其产期利润;具有“六位一体”的鲜明产品及服务特色和业务拓展能力,相比于其他专门的送餐软件更具综合性,更能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很好的架起学生与食堂沟通的桥梁,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未来还有巨大的开发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竞争优势

现有的网上订餐与配送模式大致有两个:一种是本身提供餐饮服务的企业, 想拓展网上订餐送餐业务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整合多个餐饮公司的资源, 独立开展送餐服务的, 例如饿了吗,美团等。

但不论是哪种模式, 都没有涉及到高校内部的送餐服务, 最多只是从高校外部的餐馆往校内送, 还会受到校内的限制和管制。和高校送餐模式最为相近的是“湖南工业大学美食网站”, 而他也只是依托于大学, 送校外的餐饮, 并没有结合大学本身的餐饮服务。

(六)SWOT分析

优势:

1.技术技能优势。该模式技术开发主要来自高校在校师生, 其以勤工助学、实习、顾问等方式参与运作, 为公司提供大量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 另一部分为外聘人员, 其专业的网络技术和营销技能将师生的半成熟技术或理论转化为高质量的服务与产品。

2.无形资产优势。在与顾客建立直接来往关系的工作人员中, 80%来自校园的学生, 熟悉校园地理环境, 提高了送餐效率, 并且, 高素质的大学生能帮助本公司建立更为良好的商业信用。另一方面, 大量在校大学生的加入, 更容易形成具有校园特色的公司文化。

3.人力资源优势。以校园为背景, 本公司拥有稳定的勤工助学学生群体, 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实习生, 以及网络平台建设及企业管理等外聘专业人员。

劣势 :

1.先行者劣势。基于网络的高校食堂送餐模式是首次尝试将校园餐饮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所创造的盈利模式。作为先行者进入新市场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学习新的市场规则, 与跟进者相比, 需要承担“开拓成本”。

2.资金流通出现缺漏。基于网络的高校食堂送餐模式的成功运转, 其资金链需要以实体方式流经公司、外聘雇员、校内学生、甚至学校相关部门等的银行账户。其间环环相扣, 若一环出现问题, 将对公司资金的流通造成莫大的影响。

机会:

1.学生客户群特征。大学生消费群对新事物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 该模式的服务正是针对这一特殊群体。

2.消费观念的变动。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12月, 我国手机网民达2.33亿人。其中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网络用户规模增长最快, 平均年增幅达到了68%,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2 500亿, 可见, 网络消费已经得到广泛普及。

3.高校饮食配送联网。基于网络的高校食堂送餐模式在国内高校尚为首例, 其市场空间巨大, 便于扩大营销规模逐步建立高校饮食配送联网。

4.牵动高校饮食文化。基于网络的高校食堂送餐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 其在高校中的运作将在大学校园中形成独特饮食文化。

5.社会“宅文化”。以消费文化的一定发展水平为前提而出现的一种热衷于待在家里的文化浪潮, 这种亚文化现象已经悄然称为了一种时尚, 并在无形中促进了本行业的发展。

威胁:

1.由于基于网络的高校食堂送餐模式是一个新兴市场, 其投资风险小, 所需运作资金较少, 容易产生大量跟进者, 跟进者可不顾成本和市场法则进行恶性竞争, 抢夺已经占领的市场, 造成利润缩水。

根据SWOT分析提出的针对性措施:寻找风险投资公司以获得稳定资金流;给予传统食堂管理人员必要培训;将勤工俭学的配送员纳入员工管理, 使其有正常收入而支持学业。

五、营销模式

(一)定价策略

1.根据食堂提供能力设置最低起送价格,每单收取菜品价格10%-20%的配送费。

2.个性化定制套餐或食堂聚餐服务,按照订餐的数量和时间段收取菜品正常价格的10%-25%的手续费且为大规模订餐提供打折优惠。

3.配送人员的工资按照配送距离实行分级制薪酬,且根据时令季节以及节假日等发放补贴。

(二)地点策略

以高校内每个食堂各自为中心,服务辐射范围2.5km,尽可能覆盖到全校各个区域。按照住宿就近食堂原则招聘勤工俭学配送员,根据各食堂的辐射范围合理安排配送员队伍。

在每个食堂一楼设置产品售后和服务管理中心,为用户提供咨询和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三)促销策略

1.在校内发放传单和张贴海报推广APP的使用。

2.举办项目试营的开张仪式,通过线上转发和现场抽奖等活动吸引学生了解和使用。

3.采用会员制,给予会员充值优惠和折扣优惠以及占座、点餐等服务优先享有权。

4.法定节假日等特殊时段上线优惠打折、免单活动和线下美食节等庆祝活动。

六、未来愿景

智享食堂,“做校园里学生和食堂之间的沟通者”。互联网时代的加持下,我们团队坚定地站在传统行业的肩膀上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所谓价值链重塑,同时通过互联网产品来满足传统市场本身具备的刚性需求,进而提升效率,为学生解决问题,为食堂的长远发展考虑。加强和用户即校内学生的联系,更多的领域有机会建构与用户的强关联。食堂亟待和互联网相融合,进行优化升级而非颠覆传统。在长远的未来,我们期望“互联网+智享食堂”APP能够走进全国高校学生的手机

参考文献:

[1]厉志刚,高映丹.论健康智慧食堂管理——让食物智慧的“动”起来[J].企业管理,2017(S2):564-565.

[2] 郑成翔.“智慧食堂”开启中学校园就餐新模式[J].科技风,2018(05):2.

[3] 王耀辉,靳军平,李革命,路正社.高校食堂智能结算模式的应用实践与未来展望[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2):71-72.

[4] 冯维哲. 基于CUBI模型的餐厅自助结算终端产品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

丁常青,女,生于2000年11月,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审计大学,财政学方向

孔德龙,男,生于1999年10月,汉族,甘肃陇西人,南京审计大学,财政学方向

王家家,男,生于2000年2月,汉族,河南兰考人,南京审计大学,财政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