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分析

陈琪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骨一科 237000

摘要:目的:探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A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收集本院202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除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总发生率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对比,术后3个月、6个月均有B组显著更低(P<0.05),但在1年后,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PFNA治疗,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更好,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包括动力髋螺钉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重建股骨近端、外固定架治疗等多种方式[1],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为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其中两种治疗方式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患者纳入标准:65岁以上;伴有骨质疏松;Evans分型为Ⅲ-Ⅴ。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对研究明确表示拒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做对比。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

A组(n=50)

B组(n=50)

6018fc18a2935_html_6c05ec94f4ffbb55.gif /t值

P值

男女比例(例)

28/22

26/24

0.764

>0.05

年龄(岁)

75.18±3.09

75.67±2.48

0.541

>0.05

Evans分型[n(%)]

——

——

0.753

>0.05

Ⅲ型

20(40.00)

23(46.00)

——

——

Ⅳ型

17(34.00)

16(32.00)

——

——

Ⅴ型

13(26.00)

11(22.00)

——

——

骨折原因[n(%)]

——

——

0.918

>0.05

摔伤

25(50.00)

24(48.00)

——

——

车祸外伤

15(30.00)

18(36.00)

——

——

坠落伤

7(14.00)

4(8.00)

——

——

其他

3(6.00)

4(8.00)

——

——

1.2手术步骤

A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全麻处理,——从后外侧入路,行9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股骨转子断端,切除股骨头——在髓腔中心位进行开口处理——按照重建后大粗隆的高度选取股骨头旋转中心位——最后复位并检查[2]。B组:行PFNA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硬膜外麻处理——利用X线机复位骨折——在股骨近端行切口,长度为6-8cm——置入导针,观察复位情况——扩髓处理,将导针置入股骨颈内——观察效果,再将螺旋刀片打入,最后再次检查。

1.3疗效评估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时间进行随访,评估患者Harris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一记录所有患者临床数据于Excel中,并导入SPSS25.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6018fc18a2935_html_51d703e67a640ebd.gif )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6018fc18a2935_html_6c05ec94f4ffbb55.gif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数据记录于表2,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有B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出血量更少(P<0.05),切口长度更短(P<0.05),但A组下床锻炼时间更短(P<0.05)。

表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6018fc18a2935_html_51d703e67a640ebd.gif

分组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下床锻炼时间(d)

A组

50

60.17±5.28

221.69±7.42

9.32±1.49

8.01±2.45

B组

50

55.48±6.07

117.58±10.18

6.48±1.37

30.19±3.87

t值


0.765

9.782

5.071

13.18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3,有A组显著更少(P<0.05)。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n(%)]

不良反应

A组(n=50)

B组(n=50)

6018fc18a2935_html_6c05ec94f4ffbb55.gif

P值

切口感染

3(6.00)

1(2.00)

——

——

肺部感染

1(2.00)

5(10.00)

——

——

静脉血栓

1(2.00)

3(6.00)

——

——

内固定松动或断裂

3(6.00)

4(8.00)

——

——

骨折不愈合或延缓

0(0.00)

0(0.00)

——

——

髋内翻畸形

0(0.00)

1(2.00)

——

——

总发生率

8(16.00)

14(28.00)

7.638

<0.05

2.3两组患者Harris评分

术后随访,评估患者Harris评分,在3个月、6个月的评分对比,有A组更高(P<0.05),但在一年后,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表4两组患者Harris评分6018fc18a2935_html_51d703e67a640ebd.gif

分组

n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一年

A组

50

79.18±3.76

84.49±3.27

86.45±4.73

B组

50

67.29±4.09

72.19±4.47

85.16±3.98

t值


5.632

4.184

0.901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髋关节置换术刻有效减少骨水泥引起的机体过敏反应以及其对骨折愈合造成的影响[3],因此患者能更早的下床活动,本次研究中,结果表明,相较于PFNA治疗,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更好,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再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8):60-62.

[2]陈标,华如升.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1):73-75.

[3]郑陈平,邓庆卓,游伟军,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2):2085-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