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研究

梁惠兰

广西北流市新圩镇六旺小学 537406 摘要: “新课改”即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符合实际,替换以往课堂只注重知识的讲授,“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 教学,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逐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因此 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去迎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学习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为达到教育教学适应新课改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方法,适度改革。 本文将针 对新课改 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提出可实施的 方案 。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

前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平衡好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两大板块。语文教学更要求教师转变老旧观念,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更好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做简要分析。

尽管一直在说“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现如今,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不过是机械性地被灌输知识,从而识记并想方设法地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文章时,教师往往先带读再让学生一字一句地复述原文。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也只是给予学生固定的关于开头和结尾的模板让学生根据不同题目变换方式重复使用。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也违背了新形势下所要求的注重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发展这一课题。对学生创新力的提高百害而无一利。

语文课堂教学偏离生活实际。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总共只有几大版本,但各个地方教育质量不一样,生活特色也不一样,现有的版本无法完全估计各个地方的特色。而语文又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知识点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唯“分数论”往往只会教育出“高分低能”。这会使学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语文韵味,教学效果也收效甚微。

作业的设计欠缺考虑。很多教师在给小学生的作业布置问题上设计得并不合理,往往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状况。大量的重复机械性地抄写汉字、课文、造句,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为作业的布置形式单调且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的学习主要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没有生活中的实操实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呆板单一。

针对以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每个教师都应积极思考合适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感觉语文课题充满活力并爱上语文学习,才能科学地提高其语文素养。笔者为解决上述问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可实施性的策略。

  1. 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合理有趣的情境设置对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有很大帮助。教师所设置的情境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受语文知识,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珍珠鸟》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学生带领至大自然中,上一堂室外语文课,让他们近距离观察珍珠鸟的身形、毛色等特点,并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展开自己的描述。若无条件带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给学生展示珍珠鸟的样貌、叫声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触动会让学生置身境内,更充分地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这种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形式,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在无形中让他们掌握了新知识,更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1. 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创新思维。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但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均为6-11岁,大多一节课四十分钟注意力都不会集中太长时间。因此在小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使用文字、图片、动画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转移至抽象,这对他们吸收新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课文《詹天佑》时,文中提到的“人”字型铁道设计学生如若有没多媒体动画演示则很难理解,多媒体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课文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就不再吃力。

多媒体的运用还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学生没有其他辅助资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等,多媒体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助力多多。

  1. 转换教师角色,激发创新思维。

对于新课改而言,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再实施以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学生之所以热爱学习,学习成绩好,多半都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转换教学模式,善于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引路人。例如,教师在讲授一篇新的文章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与文章有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读文章,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代表根据总结的问题答案发言。教师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获得成绩感,又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间接性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并适当给予积极的学生以奖励,可调动整个班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

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教师经过多年探索发现,正在不断进行的实践中寻找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先深刻理解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守旧的教学方法。所有语文教师的反思和总结,一定会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秀玲.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方法的探析[J]. 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2):P.1-1.

[2]吴端云.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考之创新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02):38-39.

[3]李艳波.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策略与途径[J]. 中华少年, 2019(22):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