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程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1

小议课程实施

周魁伟

靖宇县靖宇镇明德小学 吉林靖宇 135200

摘要:学校对课程实施的开发,有助于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取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主角,要给教师赋权增能:增强教师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因此,应加强课程实施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规范及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要加强与课程有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实施是一个预定课程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过程,它不等于简单地重复课程方案。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功地实施课程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观念上、在实施策略上、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变革和统筹。

一、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课程改革成功有赖于切实有效的实施。一个好的课程方案,并不是按照理想的设计就可以成功的。良好的课程方案的形成需要一个由理论的设计到实际的实施多次反馈的过程。课程方案可以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必须是切实可行的。是否真正切实可行,只有对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

二、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课程实施过程不是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程本身的特点,也有课程实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因素,课程的管理者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实施的复杂性,考虑来自不同因素的影响。

三、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任何好的课程方案,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以往人们将课程的执行者,看作课程发展过程中的被动角色,似乎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务,而没有创造性的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实,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第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具有发表意见,参与改革的权利。要建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课程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遵循课程方案去做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修正和调试的意识和能力,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四、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时间。课程改革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研究者不能指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制定者和课程实施者应当充分交流与合作,理解和认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短时间的实施就判断课程改革的成败往往会过于草率。一般在课程实施的早期,学校教师对课程实施方案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教师要了解改革的理念,熟悉具体的方法,理解和认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造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施方案。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实现,应当给课程实施留有充分的时间。

五、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适当的评价。无论课程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都应当了解课程实施的进展和效果。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而应当对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是实施者了解实施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对课程设计者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有关的文献分析,了解具体的课程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而认识一个具体的课程实施程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描述课程实施的情况,而且也为课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邓晶晶.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本质、失范与规范[J].课程教学研究.2013,(5).16-19.

王楠楠.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的取向及策略--基于邯郸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