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研究

阮小红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晓虹幼儿园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之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学礼、懂礼、守礼是每个中国孩子的基本素质,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3-6岁的儿童正处于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教育中应重视日常行为礼仪的教育。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幼儿日常行为礼仪的养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

日常行为礼仪存在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体现了儿童自身的品格和素质,而且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发展。3-6岁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把握关键时期进行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对幼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秩序感,规范孩子的行为,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只有那些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从而更容易赢得别人的欢迎和尊重。第三,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我们常说的“知书达礼”,其实就是儿童社会化的一种表现。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懂得礼貌、使用礼貌、观察礼貌,塑造新的自我,多方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1. 幼儿日常礼仪存在的问题

    1. 日常行为礼仪没有被家长重视

根据调查显示,小班幼儿日常行为礼仪水平大幅度低于中班和大班,这说明小班幼儿在入园前日常行为礼仪水平非常低,幼儿在家庭中没有接受应有的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家庭中对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礼仪教育相对来说是薄弱甚至是缺失的。

日常行为礼仪隐藏于每日的生活中,是幼儿和家长所习以为常的生活片段,因为没有特定的礼仪名目和仪式感而为家长所忽略。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都是生活。”其实做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礼仪教育才是最真最有价值的教育,从每天的活动琐事改变幼儿的生活习惯,由生活习惯逐渐内化为礼仪品格。

    1. 日常行为礼仪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幼儿园中的课程包括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课程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和保障。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私立幼儿园没有开设礼仪相关的课程。在公立幼儿园中,有的幼儿园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在日常中渗透了部分礼仪教育内容,有的幼儿园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穿插礼仪教育的内容,对于幼儿日常行为礼仪的教育多是以渗透和随机提醒教育为主。幼儿对于日常行为礼仪接受的大多是散乱的、提醒式的教育,没有通过课程深入了解礼仪规范的意义,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使得幼儿的礼仪发展不均衡,不理想。

    1. 日常行为礼仪教育缺乏系统性

幼儿园在开展礼仪相关课程时存在着随意性强的问题,教师往往根据幼儿一段时间的表现而临时组织礼仪教育活动。幼儿有些问题重复性和突出性较强,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有些不太突出或者因为教师自身要求的原因,没有纳入教学内容中。致使幼儿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对于有些新手教师来说,幼儿园没有选择适宜的参考教材,教师组织活动时无从下手,出现内容混乱的现象。新手教师对于礼仪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对于礼仪教学方法掌握不够,所以不能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1. 日常行为礼仪教育没有足够的家长认可与支持

在幼儿园观察到幼儿的日常行为礼仪表现,常常出现老师在幼儿园5天的教育,遇到周末2天的在家时间以后几乎回到了零点的现象。被访谈的大多数教师都反映取得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难的工作,家长的低要求确实对幼儿园的日常行为礼仪教育造成了困扰。

根据对家长的调查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家长有良好的配合幼儿园进行日常行为礼仪教育的意愿,在教育方面也会依赖幼儿园。有家长说:“我们老大是女孩,特别乖巧懂礼貌,是我们教育成功的典范。老二是儿子,真的感觉到男孩儿不好带。我亲身经历,再也不会指责其他男孩家长的疏于管教了!”这类家长通常认为幼儿的问题是因为缺少爱,缺少关心,从而对幼儿园和老师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1. 幼儿日常礼仪养成的策略

    1. 打造日常行为礼仪环境

由于幼儿的思维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容易被暗示,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暗示教育,潜移默化的提高幼儿的礼仪品格。为幼儿创设合适的礼仪环境是进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第一步。

如:在班级创设礼仪教育主题墙,张贴礼仪的基本内容,例如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国学诵读的部分内容等。可以用班级小朋友的照片张贴于墙上,进行“礼仪好宝宝”的表扬,引起幼儿更多的关注和对礼仪的向往。并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及时更换,起到与集体教学相呼应,及时巩固幼儿所学的作用。

    1. 固定教学课程,保证日常行为礼仪的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影响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开设礼仪课程,并且固定时间保证效果的进行礼仪教学是提高幼儿礼仪的重要形式。笔者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参考多家幼儿园的教学效果,提出建议:每学年进行一次日常行为礼仪主题活动,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将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要点进行示范讲解。以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周进行一次集体评价,总结幼儿在日常行为礼仪方面的进步与不足。

    1. 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幼儿对于日常行为礼仪的理解

在教学形式方面要采取多种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更有趣味性,幼儿易接受。常用的教学形式有:第一,动画欣赏:即通过播放相关小视频让幼儿习得礼仪规范;第二,儿歌记忆,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熟练记忆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的要点;第三,故事启迪,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某种礼仪行为的重要性以及规范做法,便于幼儿理解,加深印象;第四,情景表演,活泼的表演形式既能够强化练习礼仪行为又备受幼儿青睐。

    1. 提高家长对于日常行为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给予家长适当的引导,与家长达成共识。可以利用家长会进行理念传达,家长会要面向全体家长,邀请家庭中幼儿的主要看护人前来参加。时间选在晚上或周末,保证家长能够空出时间静心倾听。向家长介绍学习日常行为礼仪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家园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日常行为礼仪教育的目标,幼儿在园学习日常行为礼仪的活动基本安排,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日常行为礼仪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去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效果。

    1. 幼儿日常行为礼仪表现及时传达

为每名幼儿建立一个“守礼宝贝”养成册,取得家长支持后,在养成册首页记录孩子的性格特点,现有日常行为礼仪水平,家庭主要抚养人及家庭结构。每周一到周五由老师在幼儿园记录宝贝的日常礼仪行为,并附加正在进行的日常行为礼仪教学计划和礼仪规范要点,周末让幼儿带回家,让家长也将幼儿在家中和社区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观察幼儿变化,关注幼儿的点滴行为,实现幼儿园和家庭细致有效的沟通。

  1. 结束语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孩子成长成为真正有意义的人必须去的。中国自古有句话叫“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本研究分析了儿童日常行为礼仪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适合幼儿日常行为礼仪习得的手段和途径,对丰富学前教育的研究材料和内容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娄淑娟.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周洁.关于幼儿礼仪行为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96+161.

[3]陈胜,肖蕊,冯莉,唐纪平.律己敬人:幼儿礼仪之中华射艺[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