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
摘要: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从农业到工业,从刀耕火种到声光化电,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人类的组织方式、治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的变革,而数据技术是人类社会又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资源,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富矿”,能有效集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撑。随着大数据发展的日新月异,各大通信运营商要积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应用研究
1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含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学术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来看主要涉及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主体结构、治理方式、未来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社会制度、社会管理能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息息相关。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大数据应用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数据作用这已经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理清国家治理现代化走数据化道路的必然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治国理政的水平,治理效率、治理能力。
2.1大数据应用促进政务能力的提高
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体量巨大,大数据应用成为提升政府能力的突破口,成为是政府服务人民,提高行政能力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思维的变化,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行政决策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中心环节,科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府治理的成效。但是行政决策的环境、影响因素、决策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仅凭经验的因果逻辑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避免行政决策主体带有的主观随意性,克服了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思维。另外一方面运用大数据 二是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变,逐步实现公共服务高效性。目前,政府部门建立数据平台是普遍工作方式,但是由于职责划分,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各部门共享、联通。而公众对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推动各部门对数据信息深度使用和资源整合、共享,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平台,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并分数据之间的联系,促进管理的全面、优质。
2.2大数据应用促进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
随着我国关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大数据相关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运用大数据促进新时代经济转型,构建经济发展新机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促使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更加精准。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降低了信息搜寻和处理成本,信息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同时数据分析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各领域客观信息样本的基础上,全面、定向各产业和各区域,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精确度。一方面,大数据深刻改变了微观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了新活力。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大数据推动了传统行业突破空间、时间、行业、领域的限制,数据据挖掘潜能推动企业定位、、市场预测、客户群体的精准化,基于数据的应用和创新将带动经济领域实现巨大的飞跃。
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大数据应用策略
3.1夯实大数据思维基础
各个领域对于网络、大数据的认识把握实现前瞻、实时、科学和决策事关重大,尤其是政府大数据能够帮助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者,行政部门对海量的实时“微数据”和“微事件”进行掌握、挖掘、关联,把握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性、趋势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综合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方位提升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回应社会各界关切,及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前瞻性化解风险隐患。为此,建议:一是将大数据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课程;二是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实践案例库”;三是邀请大数据名师名家讲授我国大数据发展战略和世界大数据前沿理论与实践发展动态,邀请大数据应用领先的政府部门分享其成功经验,通过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的多维透视和现实说法,进一步增强各地各级干部的大数据思维和意识。
3.2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从国家战略和服务人民的大局出发,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各部门数据共享。首先,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协调各部门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打破科层制模式下的信息壁垒。同时,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讲,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应只是简单地将数据集中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和科学的重组,满足相关部门多样性的需求,供各部门更方便、快捷和高效地利用,为提升治理实效和科学决策提供帮助。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共享制度,将整合后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明确数据共享类型。如属于无条件共享的数据,各部门可通过数据平台直接获取;属于有条件共享的数据,可依照规定提出申请获取数据;属于不共享的数据,但确实需要使用的,可以通过部门之间的协商解决,以此打破政府部门内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最后,应强化绩效评价,对于数据信息共享成效突出的部门进行奖励,引导各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同时,强化监督问责,对于未进行数据信息共享的部门,采取项目稽查、审查监督等措施解决其不愿共享的问题。
3.3增强数据安全保障
辩证地看,大数据也意味着“伊卡洛斯悲剧”式的大风险,需从法律和技术两个维度加强数据治理安全保障。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国内目前针对大数据技术的专门法规仍存在法律空白。应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引》等法律法规,根据治理状况、安全基础和大数据业态加快出台面向国家治理应用领域的大数据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法律文件。另一方面要构建基于等级保护的大数据纵深主动防御体系架构。提高积极防护意识,在国家治理的数据清洗和脱敏、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编码和传输、数据应用与挖掘等全生命周期链中,依据公安部《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等安全标准,进行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和监督管理,实现数据风险的监测、预警与处置,确保大数据可信、可控和可管,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安全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大国治理需要现代化,现代化需要大数据支撑。从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发展经验看,大数据具有开放、智能、价值、应用、保障等典型特征;从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角度看,大数据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精准性、高效性和预见性。针对我国目前“信息孤岛”林立、数据共享体制机制不顺、立法执法缺位异化、大数据思维缺失严重等突出问题,亟需戮力同心、夯基垒台、固本培元,为破解治理难题,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进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时代》,载《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2]蒋来用:《健全党内监督体系要理清四个关系》,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