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
摘要:以校园中出行人员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根据校园整体区域规划进行道路设计,做出符合学生与老师交通需求的道路系统。
关键词:校园道路;规划;行为习惯;以人为基础
校园道路系统的重要性
交通(traffic communications)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等空间线路上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全过程。交通系统包含交通使用者、交通设施与交通空间等一切与交通相关的物质要素。
校园交通系统具备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校园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从交通方式来看可分为步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和机动车系统;从交通性质来看可分为内部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从交通设施来看可分为信号灯系统、指引系统和信息系统;从交通空间来看可分为道路系统、广场系统、停车系统和出入口系统。这些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了校园交通系统。这些校园道路不仅连接校园各功能建筑,同时也是对各区域范围的界定,是区域与区域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的过渡空间。
校园的交通使用者类型可大致分为行人、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三大部分。行人主要是频繁往来于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教师、职工、产业和研究人员,以及社会来访者。学生与教师是大学校园使用的主体人群,主要在校园内步行穿梭与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之间;校园中的非机动车大多为学生自行购买的自行车,电动车或者城市中使用的共享单车;校园里的机动车根据其权属可分为以下三种:一种是大学校园中经济实力较好的老师与学生所使用的私人小汽车,第二种是大学校园内部属于行政机构、教学实验机构、后勤服务的商务机动车辆、一般在日常工作时间往返进出校园,这其中还包括联系校际的大学班车,第三种是来自于校园外部的社会机动车辆,只是偶尔因业务需要往来于大学校园。
校园道路的特点
人员存在某一时段过于密集。由于校园中学生老师出行的独特性和日常行为的规律性,校园道路的使用上呈现时段性、爆发性规律。在上课和下课两个时间段,学生、教师职工汇集到道路空间中,校园道路的交通压力骤升。而在这个时间段,人流量极大,且包含了步行的大部分学生,和一部分使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教师与学生 。
道路分级不明确。机动车(含摩托车)是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引发大学校园交通问题的主导因素。校园内随处可见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占据道路位置成机动车辆随意通行的道路, 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人车混行,互相干扰,这大大减少了道路的通行率。由于机动车辆过多的占据道路,人行道路过于狭窄,被高大的乔木占据大部分的位置,步行道的使用率降低。
校园道路规划建设中缺乏对学生日常行为规律的思考。校园中常常出现完整的草坪被踩出一条新道路,整体的灌木丛被破坏,原本规划道路被抛弃,学生自发地“开垦”新路。
4、老校区陈旧的道路规划系统不适应当代的交通方式。一些大学的老校区规划建设时间较为悠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校园道路的规划建设所考虑的交通方 式主要是以步行、自行车为主,在道路的宽度、可达性、停车位设置等方面都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校区依然承担教学的功能,但陈旧的校园 道路系统却跟不上交通方式转变的步伐,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旧的道路系统在交通分流、疏导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进而造成交通不畅、人车混杂的现状。停车位缺失导致校园内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加重了校园人车混杂的不良交通状况。
5、道路安全教育滞后,师生安全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学校有责任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加大教育力度。然而,大学缺乏道 路安全方面的思想教育,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薄弱,从而导致师生默认校园道路环境足够安全,在校园中无需遵 守道路交通规则,进而引发行人、车混行的现象。
校园道路系统规划改善
明确道路系统,分出主干道和次干道。通过对大学校园道路的交通组织研究, 提出校园道路交通新模式:各功能分区间的道路连接应以机动车道为主;功能区内的道路应以步行交通为主, 辅以自行车交通和校园公共交通。主要区段限制机动车,通过环形道路或者半环形道路把校园主要建筑和人流量较多的核心区域设置为步行优先区域,创造出通畅的道路系统。
适当拓宽人行道。在校园中,行人是出行中占据人数最多的,但大多人行道过窄,且人行道两旁高大的行道树占据空间过大,人行道则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道路两旁的绿化也容易被践踏。人行道中间同时种植了高大的行道树,从而影响了人行道的使用。适当的加宽了人行道的宽度,减去了人行道中间行 道树的种植,换成低矮的绿植,利用几何图形,形成别致的绿化带,同时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增大视线空间。
根据建筑的功能性不同和通行情况改善道路。在校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的行为规律,例如放学时段,通往校园食堂最捷道路所要承担的交通压力远远高于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该道路的设计宽度、高差等就要充分满足高密度人群正常通过所需的条件,减少阻碍交通的不良因素。
4、学校应加强对校园交通的管理,加强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对校园的出入车辆的数量、时间实行严格的管理,应引入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是否按规定停车等进行监督。积极维护校园道路环境,按时修剪道路两侧的植物,及时修缮破损的路面,增加道路的活力,提升道路的吸引力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的转移。 加强道路安全教育,将道路安全教育纳入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道路安全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校园道路安全活动,引起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的重视。
结论
经过调研可知,学校道路安全存在隐患,主要是道路以及建筑问题,以及人员在某个时间段过于密集问题,本文建议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保证校园师生以及外来人员安全问题,从道路建筑问题以及学校管理问题进行论述。有利于校园安全美观文明的建设。也利于师生更加安全的出行。
参考文献
黄宇涛 古新仁.大学校园道路问题及对策初探.2019
李国瑞.基于行为模式的校园道路系统规划探索.2017
曹永先.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研究.2010
廉俊娇.风景道路规划设计理论.2015
石飞.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及布局方法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