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神经调节机制研究

/ 2

眼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 神经调节 机制研究

桑鹏 王俊兰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针对VaD的治疗关注在基础疾病研究。探讨治疗VaD的临床神经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进行了眼区电针与常规针刺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19年1月-2020年9月针灸科。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2]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针刺组

《针灸学》[3]:百会、神庭 、印堂、太溪、悬钟、四神聪;方法:0.40×40mm安迪牌毫针,消毒后刺入30mm。电针负极接百会,正极接神庭,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40分钟,日一次,治疗四周。

2.2 眼区电针组

《中华眼针》:心区、肾区[4]。方法:0.25×25mm的安迪牌毫针,眼区穴位消毒后眶内紧靠眼眶直刺进针10mm。电针负极接肾区,正极接心区,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40分钟。日一次,治疗四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MMSE、MoCA;(2)治疗前后检测TC、TG、LDL-C、HDL-C;SOD;MDA;IL-6、TNF-α、ET、NO。

3.2 结果

(1)表1MMSE、MoCA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MMSE评分

MoCA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眼区电针治疗组 30 17.253.35 23.243.28*※

常规针刺对照组 30 17.503.27 20.223.15*

14.833.28 21.493.50*※

15.013.45 18.183.01*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 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 P<0.05。

组别 时间

NO/mol▪L-1 ET/ng▪L-1 SOD/NU▪ml-1 MDA/mol▪ml-1 IL-6/ng▪L-1 TNF-α/ng▪L

眼区电针 治疗前 92.3415.18 85.3614.26 75.2012.80 8.293.24 32.841.74 163.244.32

治疗组 治疗后 75.5411.59*※ 72.1810.04*※ 93.4213.47*※ 5.273.03*※ 19.451.29*※ 109.282.21*※

常规针刺 治疗前 90.7214.45 84.2814.65 76.0413.06 8.173.48 31.761.82 160.835.42

对照组 治疗后 83.7612.26* 76.0211.48* 82.5914.02* 6.423.16* 22.291.46* 128.283.29*

(2) 表2 NO、ET、SOD、MDA、IL-6、TNF-α比较(Xs,n=30)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 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 P<0.05。

组别 时间

TC/mmol▪L-1 TG/mmol▪L-1 LDL-C/mmol▪L-1 HDL-C/mmol▪L-1

眼区电针治疗组 治疗前 5.280.78 2.390.56 4.180.42 1.240.74

治疗后 4.140.59*※ 1.580.41*※ 2.120.28*※ 1.310.63

常规针刺对照组 治疗前 5.141.22 2.260.55 4.040.36 1.260.81

治疗后 4.760.28* 1.670.44* 3.280.38* 1.300.76

(3)表3 TC、TG、LDL-C、HDL-C比较(Xs,n=30)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 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 P<0.05。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呆病”、“善忘”、“呆痴”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髓海不充;后天失养、气血不足;痰浊蒙窍、瘀阻脑窍等引起元神失养,神明不清,发为痴呆。脑缺血后释放IL-6、TNF-α等炎性因子,加重脑缺血损伤,出现NO的聚集,细胞内Ca2+超载5。脑缺血再灌注产生自由基,生成脂质氧化物,分解产生MDA,造成脑组织损伤影响认知功能6。本研究显示,眼区电针治疗组对提高VaD患者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修复等方面效果显著,且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眼区电针治疗组能提高SOD活性,降低患者血清MDA、NO、ET、IL-6、TNF-α、TC、TG、LDL-C含量。眼针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作用。电针持续的电刺激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介质吸收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Rizzi Liara,Rosset Idiane,Roriz-Cruz Matheus. Global epidemiology of dementia: Alzheimer's and vascular types.[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2014.

[2]钱采,吕传真,王新德.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04):57.

[3]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田维柱.中华眼针.[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王鹏琴,王丽波,曹凤武,于静,王键. 眼针疗法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J]. 上海针灸杂志,2004(01):41-44.

[6]张昆南,曹金娟,刘世民,胡国柱,李沁妤,杨海玉,吴梨华,吴晓牧. 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TNF-α、GFAP、NSE、BDNF、Nestin的表达和神经功能变化[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05):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