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易平瑶

湖北省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省 京山市 431800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且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新发老年糖尿病;心理干预;心理健康

新发老年性糖尿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无临床症状,会同时罹患不同种病症,且需要同时服用各类药物,降低记忆力的同时,智力随之减退,其他门型疾病极易将糖尿病病症遮藏住。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年龄增长过程中,病情愈发加重。强化心理干预,对改善和减轻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负性心理,维持其病情稳定,改善预后作用显著[1]。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详细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男患者36例,女患者29例,患者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则为(72.5±3.4)岁;实验组男患者37例,女患者28例,患者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则为(73.4±3.5)岁。组间给予对比以后,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作本次公平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所实施的为常规护理,各项护理操作遵医嘱。实验组所实施的为心理干预,对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掌握,以其心理问题作为依据对干预对策进行确定,专业护师负责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对糖尿病知识进行全面普及,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促使其以冷静、客观、科学的态度对自身疾病进行看待,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对于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集中讲授,给予其专业且科学的指导,;(3)鼓励病人强化运动锻炼,严重焦虑、抑郁、恐惧情绪者可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4)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以其经济状况作为依据对适宜的治疗方法进行选择,增加患者家属、朋友对患者探望的次数,帮助其及时解答问题,尊重、理解患者,予以情感支持,促使其树立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切实提高其价值感。

    1. 观察指标

利用SAS(自评焦虑量表)、SDS(自评抑郁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两项评分如果越高,则越说明心理状况差,焦虑、抑郁程度严重[3]

    1.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此次研究中的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表示时用的为(5ff56b39794f6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行比较t检验,P<0.05若出现,则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数据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5ff56b39794f6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65)

51.20±6.45

45.62±8.43

48.96±9.25

44.35±5.22

实验组(n=65)

50.18±8.35

40.47±9.12

49.38±9.11

41.18±8.48

t

0.7794

3.3432

0.2608

2.5665

P

0.4372

0.0011

0.7947

0.0114

3

讨论

近年来,新发老年性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此类患者往往会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同心理问题,究其原因:①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的客观、科学认知,存在着糖尿病无比可怕的错误思想,甚至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期望值,面对疾病和显示时无法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消极悲观,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低;②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病程周期长,反复发作,近期疗效不显著,导致老年患者的治疗信心受到摧残;③他人对糖尿病患者抵触、排斥、同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感觉被孤立;④医院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会增加患者的无助感,再加上经济压力大,所以患者总是存在较大的心理阴影。患者长期在这种应激和心理状态下,自我保健能力严重降低,受到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其分泌量会极大的增加,进而升高血糖,导致病情加重[4]

心理干预作为临床常用护理手段,其主要通过专业心理学对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缓解,有效控制血糖,在老年患者中属于尤为适用的常规疗法。心理干预可对新发老年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缓解,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减轻糖尿病导致的恐慌心理,使其重新寻找到对抗病魔的决心,积极主动的同医生治疗进行配合,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情绪调整能力,保持稳定的激素分泌量,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病情康复速度[5]

此次研究结果如下:两组干预后相比于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更低,其中实验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表明,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牟丽霞.饮食干预及心理辅导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9):36-37.

[2] 孙凤格,油瑞芹,赵芬.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6):69-71.

[3] 向宇凌,骆文,鲁刚.2型糖尿病患者正念减压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2019,31(10):1068-1069,1073.

[4] 郭体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798-2800.

[5] 肖龙静,许秀萍.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