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拔牙前后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分析小儿拔牙前后的心理护理

蔡丽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拔牙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小儿拔牙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8)和研究组(n=38),常规组利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利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SAS评分、CDAS评分、痛苦评分、拔牙配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25.41±0.29)、CDAS评分为(6.94±0.98)、痛苦评分为(2.66±0.59),要远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拔牙配合率为97.37%,要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拔牙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焦虑和恐惧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提升拔牙配合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拔牙前后;心理护理

小儿拔牙患者对拔牙存在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其年龄相对较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在拔牙时很难积极配合,需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完成拔牙操作。因此,在小儿拔牙前后,结合小儿拔牙患者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对其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缓解,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拔牙配合度[1]。下文针对小儿拔牙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小儿拔牙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8)和研究组(n=38)。在常规组中,有1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6-11岁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6-10岁之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包括和患者家长交流,对患者基本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进行了解,进而对拔牙方案进行确定;把拔牙作用、意义、流程、方法告知患者,做好卫生护理工作,指引患者漱口清洁等等。

针对研究组,利用心理护理模式。第一,拔牙前心理护理。在拔牙前,大部分患者都会存在焦虑、恐惧心理,这时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在治疗室内应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空气流通,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并且,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保持轻柔的动作,坚持有耐心和爱心,适当的时候可以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以及健康教育,尽量使患者感受到舒适和温暖,降低对拔牙的恐惧心理,提升患者在拔牙过程中的配合度,提升拔牙成功率。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心理不稳定,容易被其他患者所影响,因此以防其相互干扰,尽可能进行独立拔牙治疗。护理人样应时刻保持和蔼的态度,和患者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患者的心声进行倾听,消除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陌生感,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2]。此外,在拔牙前十分钟,可以先带领患者进入到治疗时,使其可以对拔牙设备进行熟悉,把口腔器械的作用介绍给患者,并把拔牙前会打麻药告诉患者,使其了解到在拔牙过程中不会感受到疼痛,消除其对拔牙的恐惧,缓解其不良心理。与此同时,患者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不要训斥和批评患者的哭闹行为,而是要耐心指引,使患者积极配合拔牙。第二,在拔牙中的心理护理,在拔牙过程中,如果患者较为配合,可以利用和蔼态度指引患者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保证拔牙顺利进行;如果患者较为害怕,对拔牙存在较大的恐惧心理,这时不要大声呵斥患者,这会增加患者对拔牙的方案心理,可以握住患者的手,摸摸患者的头部,亲切的鼓励患者要积极勇敢的配合拔牙,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身心可以放松[3]。第三,拔牙后的心理护理。在拔牙完成后,可以利用亲切的话语对患者给予鼓励,使其可以快速走出拔牙带来的阴影,积极配合拔牙后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SAS评分、CDAS评分、痛苦评分、拔牙配合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SAS、CDAS、痛苦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25.41±0.29)、CDAS评分为(6.94±0.98)、痛苦评分为(2.66±0.59),要远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SASCDAS、痛苦评分情况比较(5ff568fee5abc_html_fa24e36fb341c33a.gif±s,分

组别

例数(n)

SAS评分

CDAS评分

痛苦评分

研究组

38

25.41±0.29

6.94±0.98

2.66±0.59

常规组

38

40.39±1.03

9.86±4.20

4.59±1.46

T值


6.3087

5.9865

5.9986

P值


<0.05

<0.05

<0.05

2.2拔牙配合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拔牙配合率为97.37%,要远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拔牙配合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完全配合

一般配合

不配合

总配合率

研究组

38

20(52.63)

17(44.74)

1(2.63)

37(97.37)

常规组

38

13(34.21)

20(52.63)

5(13.16)

33(86.84)

2





6.3897

P值





<0.05

3结论

在临床中,拔牙属于口腔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大部分患者对于拔牙都存在恐惧和焦虑心理,特别是小儿患者。小儿患者拔牙和成人拔牙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和小儿的心理发展阶段相关。小儿患者缺乏协作性和主动性,在口腔科就诊时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会出现还没有诊治便开始拒绝医生检查的现象,哭闹、不合作,导致治疗被迫中止[4]。但是,小儿患者经过诱导,会改变不合作的行为,使拔牙顺利进行下去。因此,针对小儿拔牙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在拔牙前后,通过给予小儿患者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患者形成信任的关系,使患者从心理上对医生更加信服,进而提升患者拔牙配合度。并且,心理护理把患者作为核心,突出了以人为本,在拔牙时通过对患者神色、表情等进行留意,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5]。此外,在心理护理中,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可以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拔牙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利用心理护理对小儿拔牙患者进行护拔牙前后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和恐惧心理,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拔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艳.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121-122.

[2]白燕娜.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8):88+96.

[3]唐雨昕.循证护理干预对拔牙患儿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3):79+83.

[4]刘丽庆.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7):123+125.

[5]徐媛媛,周昕昕.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4):66-67.

作者简介:蔡丽(1973.06-),女,汉族,贵州兴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囗腔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