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管拔管后肺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管拔管后肺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何尉英

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管拔管后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命名为参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肺康复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所实施的不同效果。结果 从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上对比,实验组指标较优,参照组指标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较低,而参照组较高,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管拔管后实施肺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阻肺;肺康复;安全性;气管拔管


慢阻肺是中老年群体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增加医疗负担。部分患者易合并呼吸衰竭,增加治疗难度以及临床死亡率。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保证充足的氧气补充,一般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1],并在病情平稳后,行气管拔管处理。由于部分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赖性较高,导致拔管后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影响肺部功能的康复,因此,肺康复成为了改善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之一,其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的症状。本文为了探究肺康复的推广价值,进行如下的探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6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参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肺康复护理。

参照组:本组3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平均年龄为(68.67±3.11)岁,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80岁。

实验组:本组3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平均年龄为(68.54±3.02)岁,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81岁。

以上患者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入院后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营养补充、氧疗以及病情监测等护理。

实验组:肺康复护理:除常规护理内容外,还包括:(1)制定肺康复训练计划: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组建肺康复训练小组,负责患者肺部功能训练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肺康复方案[2],同时告知患者肺康复的必要性,提升患者的配合度(2)肺康复实施:待患者的病情平稳后,拔管1d即进行肺康复训练,先从被动肢体训练为主,主要练习床边伸肘(一天三次,每次15下)、被动床上踏车运动(一天三次,一次10min),运动速度要缓慢,运动量循序渐进,待运动后无不适感后,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床边伸膝(一天两次,一次10个)、床上主动踏车训练(一天三次,一次5min)以及拉伸起坐运动(一天三次,一次10个,每进行完一个维持5s后躺平,循环往复)为主[3],促进肢体的血压循环,避免肌肉僵硬。如果患者仍没有不适感,则可以增加训练的难度,主要以哑铃、拱桥运动以及主动踏车为主,在此期间,患者需要结合自身的力量适当的选取哑铃的力量,其中,哑铃训练一天三次,一次10组,主动踏车训练一天三次,一次5min,拱桥训练一天三次,一次10个[4],所有的运动都以患者感受不到疲惫为宜,并保证循序渐进,不要剧烈运动,训练期间如有不适感,需要停止训练,及时休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

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PO2以及PCO2

2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如下表一所示,从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上对比,实验组指标较优,参照组指标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x±s)

指标

实验组(n=38)

参照组(n=38)

t

P

FEV1

1.63±0.40

1.42±0.47

2.098

0.039

FEV1%预计值

71.60±22.73

60.50±22.03

2.162

0.034

FEV1/FVC

68.55±13.29

62.36±13.38

2.023

0.047

氧合指数

349.03±16.72

328.04±21.16

4.798

0.000

PO2

94.22±3.25

90.44±3.56

4.834

0.000

PCO2

37.60±0.71

40.37±1.83

8.699

0.000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如下表二所示,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较低,而参照组较高,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n(%)

组别

n

发生率

实验组

38

1(2.63)

参照组

38

7(18.42)

X2


5.029

P


0.02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虽然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等方式可以抑制病情的发展,保证患者氧气的供给,但是无法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所以临床上对于这类慢性疾病来讲,除了抑制病情外,还需要重视康复护理。

从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讲,护理人员较为被动,护理流程通常以医生下达的医嘱为中心,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不能满足现代临床上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而肺康复护理则是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多方面的康复训练方式提升患者肺部的耐受性以及身体的耐受性[5],从根本原因上提升肺功能,保证呼吸的畅通,纠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气管拔管后实施肺康复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肺部功能,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燕.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4):178-178.

[2]黄志贞, 许惠卿, 黄艳芬.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 8(02):43-44.

[3]杨娟, 陈敏, 朱慕云. 振动正压呼气排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 20(05):46-49.

[4]张邦国, 吴美蓉, 梁英. 肺康复训练法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09):102-103.

[5]何娟, 聂冰洁. 慢阻肺患者运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改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急性加重的影响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86):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