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唐露丹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探究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入选60例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3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丸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1.25±0.25)分、皮疹面积(0.88±0.21)分、皮肤颜色(1.22±0.14)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油腻症状、便干、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应用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皮炎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可行性

脂溢性皮炎通常发生在人体面部,其作为一种浅表炎症性、慢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瘙痒症状,常见于青少年中[1]。由于该疾病发生在面部,不仅对患者美观造成影响,同时由于瘙痒难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目的在于探究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的优势,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符合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其他重大疾病或脏器功能不全者;(2)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3)排除长时间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者;(4)排除对本次药物过敏者。

观察组年龄18岁~42岁之间,年龄平均值(30.12±1.54)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19岁~42岁之间,年龄平均值(30.66±1.87)岁,其中男19例、女11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药物组成为栀子、柴胡、黄芩、龙胆、车前子、当归、地黄、泽泻、灸甘草。每日2次、每次一袋,于餐后半小时口服。

观察组采用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

清热除湿汤:药方组成为10g黄芩、15g生地黄、30g白茅根、10g龙胆草、15g车前草、15g大青叶、30s生石膏(先煎)、15g六一散,上述药方均用水煎服,取汁400ml,于早晚分别2次温服。

皮炎汤:药方组成为30g生石膏(先煎)、10g地骨皮、12g银柴胡、6g竹叶、10g知母、12g赤芍、12g牡丹皮、10g连翘、10g生甘草、10g金银花,用水煎服,取汁400毫升,每日一剂,于早晚分别服用。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皮肤评分、中医症状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体现、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体现、用卡方值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时,用P<0.05表示。


  1. 结果

2.1对比2组皮肤评分

观察组皮肤瘙痒(1.25±0.25)分、皮疹面积(0.88±0.21)分、皮肤颜色(1.22±0.14)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1:

表1:皮肤评分的对比(分)

组别

例数(n)

皮肤瘙痒

皮疹面积

皮肤颜色

观察组

30

1.25±0.25

0.88±0.21

1.22±0.14

对照组

30

2.52±1.52

2.68±1.74

2.61±1.52

T值

-

4.516

5.625

4.988

P值

-

0.000

0.000

0.000

2.2分析中医症状评分

观察组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油腻症状、便干、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分析中医症状评分(分)

组别

例数(n)

油腻症状

便干

口渴

观察组

30

1.21±0.01

1.21±0.21

0.91±0.05

对照组

30

1.92±0.21

1.89±0.41

2.01±1.22

T值

-

18.497

8.085

4.934

P值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在中医学中,该疾病属于“面游风”范畴内,认为疾病的根本与热邪、湿邪密切相关。在临床实际病例中,该疾病一般发生在青壮年中,发病机制与饮食过于辛辣相关[2],饮食不节所致湿热内蕴,甚至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中医秉承辨证论治的观念,在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清热除湿汤是由著名的中医皮肤外科专家创制,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的作用,药方中龙胆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功效;黄芩则能够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生石膏能除烦止渴、清热泻火;大青叶大寒,具有凉血消斑、清热解毒之功;生地黄则性寒质润,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白茅根能凉血利尿、清肺胃热;六一散由甘草和滑石组成,能除烦热、生津液、清暑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之功[3]。皮炎汤为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的经验方,药方中牡丹皮、赤芍、生地黄具有泻火清热的作用;连翘和金银花则能够透营转气、清热解毒;知母、生甘草、生石膏具有清泻阳明实热,诸药合用,效果显著。通过将上述两种药方进行联合应用,能够产生较好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皮肤瘙痒、皮疹面积、皮肤颜色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油腻症状、便干、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改善,同时能够改善其皮肤颜色,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综上所述,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应用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吕景晶,陈朝霞,徐景娜, 等.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8):88-90.

[2]杨岚,姜春燕,李伯华, 等.清热除湿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辨证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21-3324. 

[3]王思艺,李冠汝,孙丽蕴.赵炳南清热除湿汤的证治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9,38(11):1074-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