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2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中学生营养素摄入量及身体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东海县某中学为干预试点学校,随机抽取住校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营养师为学校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干预实施一年后,分析和对比研究对象在实行营养干预前后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热量摄入情况以及身体肥胖状况指标。结果: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的实际摄入情况得到了明显优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的摄入达标比例明显增加(P<0.05),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过多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同时超重学生比例较少,学生体脂率超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学校食堂制定营养配餐食谱,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宣教,能够促进学生膳食营养素及热量的合理摄入,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超重状况。同时,本研究为学校食堂改善膳食营养水平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学生 营养干预 调查分析
由于中学生处于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且该年龄段的中学生没有饮食结构的自控力,常常有学生不吃早餐、挑食、爱吃油炸辛辣食物等,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会导致学生出现肥胖、超重等与营养健康相关的问题出现,从而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2]。然而,经走访调查发现,中学食堂营养管理严重缺失,膳食营养素比例长期存在严重不合理,存在白肉类摄入不足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东海县某中学开展膳食营养干预,由专业营养师为学校食堂制定营养配餐食谱,并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宣教,培养合理的饮食模式,随机抽取住校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营养干预实施一年后,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东海县某中学为营养干预试点学校,随机抽取住校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营养干预措施实施一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所有分析和研究均在学生的同意下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营养干预之前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人体测量指标,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
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肥胖指标情况,同时结合当地市场的食物供应情况,制定相关的膳食营养食谱,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食物种类膳食营养素以及热量的实际摄入量符合其推荐摄入量,优化膳食结构。每天推荐摄入的总热量根据学生体力活动强度和肥胖情况确定。除每周日外,研究对象的一日三餐均在学校食堂就餐,就餐时安排老师监督,减少挑食及偏食行为。此外,营养师定期进行合理膳食宣教,鼓励学生培养正确的饮食模式、增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宣教尽可能保障学生在外就餐时也能保持均衡营养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干预一年后,再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人体测量指标,以及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
一般情况: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强度,用于计算膳食营养素和热量的推荐摄入量,以及制定营养食谱。
人体测量:对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体脂率以及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着单衣,脱去鞋子,用同一个校正过的电子称称量体重,单位为kg,用同一标尺测量身高,单位为cm,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判断标准为BMI 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用校准过的卷尺测量上臂围(cm)。用校准过的皮褶厚度计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m)。体脂率(%)的测量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全部测量由两名人员互相合作监督完成。
膳食回顾:对所有研究对象在膳食营养干预前后进行24小时回顾的膳食调查。包括摄入的膳食种类及数量,食用油等按食堂每月消耗进行折算,计算出一天各类食物和膳食营养素以及热量的摄入量。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可结合应用仿真食物、器具模型和图片进行膳食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研究对象若有不理解处,研究者只给予字面解释,不做任何引导性暗示。每份膳食回顾完成后,及时检查是否记录全面。
营养素摄入量:以每日推荐摄入量为标准,评价研究对象膳食回顾中实际摄入量的情况,包括未达标、达标或过多。首先计算出总热量、以及三大营养素的每日实际摄入量。用CFC2.0营养计算器得到的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实际摄入量,与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或者适宜摄入量作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由双人录入及核对(Epidata)。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 22.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x2进行分析。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这120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7±1.3)岁,其中男性占46.7%(56人)。人体测量指标中身高为(165.3±7.8)cm,体重为(63.0±13.1)kg。
2.2 干预前后学生的营养素以及总热量摄入量情况
干预前学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比例为46.7%,脂肪摄入过多的比例40.8%;干预后学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比例30.8%,脂肪摄入过多的比例22.5%。可见干预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十分显著(P=0.012;P=0.002)。同时,干预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热量、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标情况(%)
| 热量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C | 维生素A | 钙 | 硒 |
干预前 | 90.8 | 60.8 | 84.2 | 98.3 | 78.3 | 98.3 | 77.5 | 92.5 |
干预后 | 93.3 | 76.7 | 93.3 | 96.7 | 93.3 | 96.7 | 88.3 | 96.7 |
P | 0.473 | 0.008 | 0.025 | 0.408 | 0.001 | 0.408 | 0.026 | 0.154 |
2.3对比干预前后BMI、体脂率以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超标情况
干预前按BMI定义的超重、肥胖以及体脂率超标例数分别为28例、13例、21例,分别占比23.3%、10.8%、17.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超标例数均为24例(20.0%)。营养干预后,研究对象中超重、肥胖以及体脂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超标例数分别为16例、8例、10例以及25例,分别占13.3%、6.7%、8.3%以及20.8%,上臂围超标人数无变化。干预后学生超重以及体脂率超标情况明显改善,且差异十分显著(P=0.045;P=0.034)。干预前后的BMI定义的肥胖以及上臂围超标比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过研究表明,因为中学生的营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等不容乐观,肥胖人口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目前人们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和发展状况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视水平,因此需要加强中学生的营养补给,从而为其健康发育提供支撑和供给[3]。由于中学校食堂配餐的膳食指标以及学生的各项营养指标等还没有达到标准化的水平,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超重、肥胖等症状,从而会提高学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4-5]。所以本文在保证学生的标准营养补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配餐膳食搭配进行相关调整,以改善学生的整体营养水平为目的,从而降低学生的超重、肥胖比例等。
试点学校配餐的搭配根据目前学生的整体营养水平以及参考中学生机体所需相关营养指标进行膳食调整并且制定营养计划。调整后,学校食堂会在早餐时给学生提供牛奶,午餐以鸡肉、鱼肉、猪肉等肉类食物补充蛋白质以及绿色蔬菜等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晚餐主要以水果、杂粮类食物等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在宣教过程中,给出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比如提醒学生保证正常的水果、谷物类食物等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提高水产品以及乳制品的摄入量等,鼓励超重及肥胖学生降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结合一定的运动干预,从而来降低学生的体脂率水平以达到正常标准。
本研究表明营养干预能够促进学生膳食营养素及热量的合理摄入。然而,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中,身体肥胖指标部分,按BMI定义的超重以及体脂率超标例数,在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而按BMI定义的肥胖、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超标例数的改善情况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干预时间过短,干预措施执行力度以及学生依从性不够导致的,那么今后我们会针对以上问题完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进一步探讨学校营养干预的相关问题。
经过本次对于学生配餐的营养搭配干预研究表明,干预后,学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超重、体脂率超标情况等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配餐膳食管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并且能够降低学生肥胖的发生率。同时,本研究为学校食堂改善膳食营养水平提供了建议和依据,值得长期应用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富刚,魏永义,李欣.高职学生膳食营养知识、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4):145-147.
[2]朱立蕃.大中专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知识文库,2020(01):211.
[3]邓艳梅.青春期早期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7):113-115.
[4]孙会娟.渭南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603-2605.
[5]张赫宇,陈西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0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