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学校
摘要: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提出:“语文课程实际应用性强,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非一味追求语文知识体系的培养。”其中强调了语文知识体系不需要刻意追求,重点是将语文要素落实到位,通过创新语文教材的教学,不让语文知识束缚语文要素的实施,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更能发现规律,落实语文要素。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相关教育者不仅要学会解读教材,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改变,实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及增强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结合教材优势,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落实
引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置的关键在于语文要素的培养与落实。该版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实行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语文要素中的各个“要素”拆离,由教材设置将各个“要素”的训练内容隐匿于教材的编排中,由浅及深,有梯度的螺旋上升[1]。采用单元结构,解决语文知识框架问题,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不受语文框架影响[2]。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及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一、从教学观念的改变中落实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向设置。如若只以人文主题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居多,而忽略了学生语文要素的培养。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中,若只是简单抓住人物、时间、地点进行故事串联等语文要素的教学,没有通过字词句段的品读,从根本上是浅尝辄止,并非做到从语文要素中感受人文主题,只是在煽情。该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把握情感态度,更要从中感受人物表达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学习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抱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字词量较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式阅读”使课堂耗时长,课堂效率较低,容易抓不住重点,忽略了方法技巧的传授。因此为了落实语文要素,根据教学目标,将课后题的讲解衔接左右单元,通过课堂设计可以将课文内容重组,生字词分类,将教学内容精讲精读。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做到一课一得,落实语文要素。
二、从课堂策略的整合中落实
新单元开篇的主题简介阐明了语文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策略去达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主要围绕“自然风光”,该单元主要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语文要素的培养旨在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发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该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关键句对一段话进行解析,单元内对美丽景色的描写居多,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语句的解读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一句是全篇的关键语句,“鸟的天下”是段落的关键句;《海滨小城》中“公园更美、街道更美”是段落关键语句;《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四季景色宜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是全文关键语句。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寻找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大意。另一个方面就是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学会使用中心句,在关键语句的作用下学会写作。
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的例谈
3.1 习作与阅读紧密结合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当率先垂范,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阅读天地,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绘本到故事再到名著,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来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如读书竞赛、交流会、故事会、写读书笔记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办让学生有了一个阅读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有动力去阅读,不放过书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词,而通过阅读在活动中进行对书的感触与交流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爱上阅读,写作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灵感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很难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以往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作文素材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保持在一个兴奋、活跃状态中。例如,教师在进行想象文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画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明白原来动画中的角色都是想象出来的,所以他们会魔法、会飞,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尽情发挥他们的天马行空。
四、从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落实
语文要素与语文内容的衔接是不断上升的,由易到难,语文要素的落实可以在日常训练中积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中“体会作者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重点在于学会观察,提出探究;第四单元则是边读边猜想,提出“猜想需要观察吗”;而在四年级语文中提出了“连续观察”。对于学习“观察”而言,细致程度逐渐上升,证明了每一个要素的培养都是循序渐进的。
在培养学生结构和段的意识中,可以通过“写、听、分、想”四个方面展开。处于二年级的学生尝试自主写,教师无需评判好坏,只需要由教师归纳意思,学生进行听,在该过程中,发散思维;随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练习分段;最后了解大意后进行图式,达到想。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利于语文要素有梯度、有层次的落实,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课堂设置贴合语文要素的落实,最终将语文要素生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多元并进,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更能在实践应用中体会语文的存在,提升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从培养学生能力中落实语文要素
要在学生日常训练和学生读写结合的提升中落实语文要素,在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里都有习作的要求,体现了语文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词汇的积累是小学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部编版教材中课后练习包括识字、写字、朗诵、抄读等方面,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积累语言。小学语文要素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从二年级的观察图画到观察多幅图画,三年级的“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四年级的“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学生要落实语文要素就要在日常的读写训练中进行积累,通过螺旋式上升的难度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小学二年级部编版教材中第一、三、六单元课后习题的三个梯度,第一单元的《小蝌蚪找妈妈》先将图片排序再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第三单元 《曹冲称象》先给内容排序再讲曹冲称象的过程;第六单元《难忘的泼水节》直接用词语讲述周总理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结束语
要落实部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就要从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改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断进步,夯实语言基础、形成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虹.部编语文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三个角度[J].教学与管理,2018(08):28-30.
[2]连忠友.聚焦课后练习 落实语文要素——以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9):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