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宋文义

510781197602191296 四川 绵阳 6217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在愉悦课堂气氛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趣味性课堂活动,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1导言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是一门相对而言更加灵活的学科。因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极其重要,只有通过交流教师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欠缺所在,及时就薄弱点进行补充教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直有充沛的精力,这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因为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小组教学中,很容易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每个同学都有可以讨论的对象,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彼此交流合作解决。

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2.1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

小组成员的分配是顺利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分组中,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然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存在很多成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一个小组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性格又非常外向。因此,在进行合作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在小组中,外向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而内向的就会显得思维非常迟缓。这样的分配方式非常不合理,很难明确内部分工,组内成员更不能形成互补。

2.2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学习目标来开展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然而,很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同的学习目标,并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缺乏对学习目标的指导。这对小组合作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课堂中的讨论环节要能够与小组合作的目标有机结合到一起。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讨论的问题也只是为了合作学习而展开,没有任何的启发性。这样的情况就很难锻炼学生的个体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从表面来看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并没有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2.3教学内容缺乏合理安排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近几年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很容易失去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学习目标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一开始,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数学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特点,将他们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最好每个小组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2个。这样,每个小组就有6名学生。在完成数学小组的划分后,数学教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小组明确学习目标。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数学教师一定要秉持“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教学理念,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能保持均衡的学习步伐。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前,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学困生,数学教师只要求他们在本节课掌握负数的定义,并认识哪些是负数;对中等生,数学教师要求他们不只要掌握负数的定义及认识哪些是负数,还要掌握负数与负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对优等生,数学教师要求他们除了掌握负数的定义、认识负数,以及掌握负数与负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外,还要掌握负数与正数之间加减法的运算。通过明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4科学创设竞争氛围,实现互补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及向心力,科学创设竞争氛围。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创设竞争氛围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竞争氛围时,一定要保证优等生与优等生之间竞争,中等生与中等生之间竞争,学困生和学困生之间竞争,而不能让两个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一起竞争——这不能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而且,在竞争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比如,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向优等生或中等生请教。这不仅能帮助优秀的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帮助学困生学到他们以前没有理解的知识,共同进步。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时,可让学生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概念。15分钟后,数学教师可随便出题来让相同层次的学生比赛,如问两个同样处于优等生行列的学生20的因数都有哪些,通过比拼反应速度来决出胜负。这样的形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合理创设鼓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参与竞争活动后,可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可以每周一评,也可以每月一评,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促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数学,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设置了一个荣誉榜。这个荣誉榜的主要作用是在每次竞争活动后公布、展示评选出的荣誉学生或荣誉小组。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了。

6结合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数学教育过程中,由于本身的数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生活经验展开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解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论性,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相交与垂直”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的定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运用了相关生活案例为学生做课前导入:假设A点是你们的家,而直线B是一条小河。有一天同学们想去小河中抓鱼,抓鱼是不是要带几种工具啊,但是走的路很长了我们又会觉得很累。那么同学们现在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走最短的路线节省体力,然后利用剩下的体力抓鱼呢?大家可以在纸上画不同的路线,用尺子测量一下。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立,使学生明白垂线最短的定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7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及趣味性课堂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质量,以促进学生在今后成才之路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爱萍.探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9(27):41.

[2]崔德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111-112.

[3]牛周吉,祁生莲.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多层次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9(07):152-153.

[4]张思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