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逐渐开始参与助残活动,这不仅与我国关爱残疾人士的政策相适应,更可以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综合能力。而体校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这一活动中体现了更为突出的意义和必要性。
引言
在建国后,对残疾人士群体的救助和关怀主要是通过政府和民间爱心人士开展,但并没有成体系化。自从20世纪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后,“助残日”正式确立,并成为法定节日。21世纪后,在党与国家的号召下,尤其是2010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之后,助残活动逐渐开始成体系化,不再是政府开展的官方服务或者是民间爱心人士的自发活动,而是政府与市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助残体系。
引导体校生参与助残服务活动的积极影响
能够培养体校生的道德修养
一方面,体校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他们自我认知意识逐渐形成,导致他们不喜欢被教师和家长管教。而另一方面,体校生是未来的运动员和体育人才,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己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体育事业,一个有才无德的运动员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件幸事。基于此,体校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有着自身的必要性。但是,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德育,并不能起到有效的德育成效,甚至在理论说教的德育形式下,体校生会对教师的德育产生逆反心理。但教师引导体校生参与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体校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爱弱势群体,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真正响应时代对人才道德培养的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体校生的道德修养。
能够让体校生收获学习体育的成就感
结合教学实践,发现部分体校生在体校学习中存在一定的迷茫,这与体校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有关。体校生的主要发展渠道是进省队以及国家队成为运动员,但这是少部分体育人才能达到的。仍然有大量体校生无法走向专业,他们会通过单考单招全国统一考试考入本科或者选择专科进修,最终步入社会。但体校生在参加助残服务活动中,运用自己的体育技能和所学理论知识,帮助部分残疾人士参与体育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甚至还让不少残疾人士凭借体育特长参加残奥会融合体育赛事。这种方式能让体校生觉得学有所用,能够进一步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成就感,为今后体校生继续开展志愿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等都被有效激发,也能更好地帮助其身心健康成长。
促进体校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不少人对体校生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体校生只要“四肢发达”便可。体校生的确是以体育学习和训练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新时代的体校生只要开展体育训练便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体校生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都应该随之得到提升,只有这样,体校生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其未来发展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引导体校生积极参加助残服务活动,体校生在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学会跟同伴交流合作,能够有效培养体校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体校生若想在助残服务活动中真正帮助到弱势群体,必须积极观察弱势群体的需要,并要学会用最佳的渠道去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培养体校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体校生由于教育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他们在平时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比较少,对世界的了解更多地来自网络,通过参与助残服务,体校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由此提升。这些能力对于体校生终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体校生参加助残服务活动,很好地弥补了教育机制中存在的缺陷。
丰富体校生的业余生活
体校生由于训练时间限制,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对枯燥,每日面临着大量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同时,由于是全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导致体校生的业余生活也相对单一。教师引导体校生参加助残服务活动,能够很好地丰富体校生的业余生活,给他们参与社会交际的机会,能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接触世界。
推动体校生更好地参加助残服务活动的策略
要想更好地推动体校生参加助残服务活动,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激发体校生参加助残服务活动的兴趣,兴趣的激发能让体校生主动参与助残服务活动,而不是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被动参加。二是要让体校生有能力更好地参加助残服务,只有让体校生有足够的能力参加助残服务活动,才能让他们在助残活动中收获更好的成效,以真正帮助到残疾人士。以下以特殊儿童群体为助残服务对象,开展相关策略探究。
加强对体校生开展相关培训
要引导体校生更好地对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开展助残服务,必须先要加强对体校生的相关培训。助残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与体校生平日的认知内容相差较大,他们并不熟悉助残服务流程和内容,因此,要加强对体校生的培训,并要完善培训机制。对于特殊儿童群体来说,其特殊性不仅在残疾儿童的身体方面,更在与儿童的特殊年纪产生的独特心理特征。所以,除了常规的岗前培训,还应该对体校生开展专题培训和实地考察培训,以全方面促进体校生对助残服务活动的把握。
发挥体校生的特长,丰富残疾人士的精神世界
体校生自身有着其他同龄人缺乏的体育特长,因此在助残服务活动中必须有效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残疾人士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确立,全世界各种形式的残运会极为盛行,因此,体校生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他们适合的体育教学,鼓励特殊儿童能够通过体育摆脱身体缺陷造成的阴霾,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和乐趣,以更好地丰富残疾人士的精神世界,优化助残服务活动的价值。
丰富志愿活动,在助残活动中深化人文素养
此外,体校生在开展助残服务活动时,不能仅仅只开展体育相关的活动,尤其是针对特殊儿童群体来说,体校生应该提升自己的综合人文素养,以丰富志愿活动。例如,体校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其他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美术活动等,这些不仅有利于优化助残活动的成效,还能培养体校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为了长久保持体校生对助残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体校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细节,如设计志愿者服装、口号、志愿者会徽等。
借助网络开展助残活动
当今时代是网络普及的时代,助残服务也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体校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及时与助残服务对象保持紧密联系,以更好地深化助残服务的成果。尤其是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更是要借助互联网开展助残服务活动。同时,体校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建立专门的助残服务信息渠道,既可以丰富助残活动,也可以让社会更多人士关注、尊重、关爱残疾人。
三、结语
我国残疾人士、特殊儿童群体不仅需要得到物质上的补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因此,在国家和社会的号召下,学生逐渐走进助残活动。体校中学生参与助残活动,对于其而言意义重大,因此,为了让体校学生在助残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获,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助残活动,体校教师应该发挥体校生的特长,设计更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并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化助残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鹏.公益创业导向下大学生志愿助残服务模式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3):35-38+41.
[2]鲁怡君.南京高职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以南京市宁馨阳光家园服务中心为例[J].读天下,2016(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