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作唐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经济、科技的带动下有了极大提高,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客户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设计正面临新的挑战。建筑设计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其中设计是与建筑安全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果设计不合理、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性能与使用寿命,甚至还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与建筑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制定有效措施消除风险因素,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
引言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能够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有较大帮助。建筑设计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需根据建筑施工需求开展设计,除建筑的安全性、质量、消防等多种内容的设计外,还需保障建筑的完整性与美观度,可见建筑设计的复杂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设计问题逐步凸显,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充分重视建筑设计的安全问题,并进行防范和解决。
1建筑设计的内涵分析
设计指的是在无法通过计算得到精确数值的情况下,通过破坏机理、力学理论、工程经验、试验结果来设计建筑项目的整体和局部。设计是立足于宏观视角下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布局、细节安排进行控制,尽管不采用数值计算,但需要运用构件和体系、分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近似估算,从而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后期频繁改动方案,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设计师如果深入理解了设计的内涵,就不会过于依赖专业软件和理论数值,而是利用自己的创新力,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新颖性,让设计变得更加灵活。
2当前建筑安全性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的安全性设计内容,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与质量等。其中建筑安全性能更关键性,因此在开展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重点考虑。如在进行平面、竖向布置的设计时,需对专业的安全性进行系统考虑。但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量的增加,使得部分建筑设计对安全性的考虑逐步削弱,而是主要以经济性为主,导致我国建筑安全性的设计理念逐步变化,最终导致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逐步下降。另外,个别建筑设计师存在固化的设计思维模式,而传统、固化的设计思维使得建筑设计内容无法满足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需求,导致大量建筑老旧、安全性较差的设计内容出现。此外,个别设计人员对建筑安全的认知存在误解,导致设计安全问题较为深化,导致在进行设计修改时,也无法完全改变设计内容,对安全问题的纠正与改善效果较差,对内在出现的安全问题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建筑设计的外形过度重视,而对建筑的安全性重视不足,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性问题与安全隐患。另外,在实施设计时,设计人员无法完美衔接建筑的部分安全与建筑项目整体安全,甚至有时会更偏向安全设计和部分,并未全面考虑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这些设计问题就容易造成建筑安全性的设计不足,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由于建筑设计单位对盈利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设计人员受自身经济效益、建设业主企业的意见影响,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重视程度加深,对安全性、形式等内容的重视程度不足,个别建筑设计单位甚至无法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造成建筑安全性问题的产生。
3加强建筑安全设计的应对措施
3.1安全设计观念的转变
设计事故属于“系统误差”,安全风险贻害无穷。安全系统论防患于未然的观点应成为安全设计的理念,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建设、运行及维护阶段相关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设计人员应建立起安全设计意识,将安全设计融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在工程设计阶段运用安全设计的理念消除建筑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计单位要不断做好建筑安全设计知识的积累,进行安全设计辅助工具的研究,通过编制安全设计手册、检查表等形式用于指导安全设计工作,设计人员根据理论知识、经验和判断进行设计,要强化设计人员设计安全的责任。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高度重视政策导向对设计人员安全设计理念的转变。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安全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将安全设计纳入规范化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设计监督核查制度。通过完善的建筑安全设计规范,使设计人员的安全设计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随着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政府可借助学会、协会来进行标准规范的编制和管理,同时高度重视“市场客户满意度”这个最好的标准,以客户是否满意来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同时开展设计标准规范的优化工作,避免设计标准规范的互相对立等情况发生。
3.3建立安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加大设计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安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指标体系衡量设计单位的安全设计成果。
安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主要是对规划、功能需求、选址(包括建筑场址的地形、地势、气象、障碍物、土地利用、施工条件、相邻工程等)等进行分析,事中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对各阶段设计成果评估,事后是邀请相关方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可施性。
设计单位根据安全设计的工作流程,通过安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成果从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个方面来评价,并且按照PDCA的流程不断完善设计。
3.4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传统的建设模式将设计、施工割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导致安全设计执行不力且成效难以衡量。而安全设计的核心就是设计与施工的有效融合,减少或降低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寿命周期建筑安全管理是目前的发展趋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集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较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具有更高的集约度,能显著减少项目管理界面,易于控制投资和风险。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国内政府正在大力推行。
同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将设计和施工等阶段完全割裂的桎梏, 实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有效地把设计和施工融合,项目管理层在设计阶段便着手安全风险管理,通过集成化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通过设计阶段的提前介入将危险因素预先消除或降低。
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人民安全均存在较大、较深的影响,而建筑的安全性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性。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则直接体现了建筑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可见建筑设计阶段重视安全性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设计单位与勘查单位及施工单位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建筑的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乔玉瑞.对建筑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7(7):116,119.
[2]益德清,杨学林.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浙江建筑,2002(2):14–18.
[3]朱炳寅.建筑设计问答及分析(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