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湾坞中学
摘要:初中生正是长身体,学技能的黄金时段,体育课是学生提升技能,锻炼身体的主战场。教师利用比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达到了训练的效果。教师想要构建比赛教学模式,还需要深研新课标,根据比赛所能呈现的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合理的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时,结合初中生发育特点,得出适切性较高的比赛教学内容体系,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协助的模式,共同完善比赛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初中体育;比赛;教学体系
引言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育伊始,培养目标都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近年来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体育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模糊,也导致学生体育课整体上课质量差。根据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体育教学质量差的问题,需要每位体育老师,研究人员去探究。
一、体育教学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硬件方面已经得到而极大改善,但是“软件”配置不到位,影响了整个初中体育教学效果。
1.1 教师存有极大思想包袱
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运动型极强、消耗体能的一项实践类课程,没有一个游泳选手是在教师里面学会的。但是部分学生体质差,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质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运动出现健康问题,家长就会起诉学校和体育老师。这些新闻常见于报端,因此开展体育运动时,教师有很大的包袱,降低了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积极性,而是沿用保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1.2 课程设置合理性差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但是运动技能的掌握是经过长期重复,不断调整控制身体动作而获得的。但是在课时数安排方面,初中学生每学年安排的课时数大约在108课时,并且要求108课时内教授体育健康基础知识、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冰雪、武术以及民民间运动,因此每项运动的课时非常少,因此从科学角度而言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最后的效果是学生学习仅停留在表层认识阶段,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3 教学方式单一
体育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选择时,并没有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头至尾都采用了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做,学生学”,这种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差,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教学质量低。
1.4 体育活动过少
现阶段,中小学每月开展月考,但是体育课作为一门课程,却不参与学生的日常考核体系之中。每年学校也仅有运动会的时候,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倒置学生学无可用,影响了技能训练,因此学的快,忘得快,没有掌握技能,仅仅是学会了如何“玩”而已。
二、比赛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了解到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利用比赛的方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其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比赛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构建比赛场景,将学生分组对抗或者设定时间线完成比赛,体现了体育的竞技性,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热情、饱满的心态去上体育课。利用学生昂扬的斗志,学习运动知识,锻炼体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2 比赛教学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比赛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以篮球比赛为主,常见的犯规有走步、防守犯规、进攻犯规等多种形式,而仅依靠教师演示或者理论剖析,理解难度大。通过在比赛过程中,教师给与及时的讲解,让场上所用同学以现场观战和参战的形式,了解到了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效果更佳。
2.3 比赛教学能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有比赛就有对抗,最佳的成绩往往并不是来源于训练,而是比赛之中。同样的道理,比赛教学中,学生对五感感识,身体协调,技巧运用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提升。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训练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体能,有培养了学生的专项技能,一举多得。
比赛体育教学的方式有优势,但是也有不足。初中体育课单节安排时长较短,比赛训练时可能部分同学没有机会参与,其次比赛教学有一定的对抗性,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做好学生防护。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比赛教学,应该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比赛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想要创建比赛教学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3.1 深入研究新课标
初中体育教学并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为了健康,为了学生体质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开展比赛体育活动应该是寓教于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创建比赛教学模式时,首要一点深入研究新课标要求,找寻培养目标与比赛教学模式的衔接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中心不偏移,达到教学目的。
3.2 多方借鉴制定教案
在找到了新课标与比赛教学模式的衔接点之后,如何具体的开展,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教学方案难度较大,也是整个比赛教学模式创建的关键节点。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以实际比赛活动为例(标准比赛),将比赛活动划分为几个模块,在充分认知各个年龄段初中生发育特点,本班级学生的发育特点,结合其他成功比赛教学案例,制定出适合本班级的,适合初中生身心发育规律的比赛教学教案。教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且整理归档,将其打造成一个精品课,为后续开展相依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3.3 比赛教学模式实施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比赛教学时,应该借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观看篮球比赛,学习相关的篮球知识。给与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模仿比赛,学习技能。同时在实施比赛教学时,要将比赛情景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反馈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来,以此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重新构建教学内容。让篮球教学更加贴切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让篮球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3.4
要提高初中男子篮球教学的教学有效性,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教学课时与比赛实践的机会;完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体系、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让篮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就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技战术的能力,并进行准确的教学评价,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的教学目的。
3.5 增加体育活动类别和数量
比较教学仅仅通过体育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一项专业技能的获得需要不断的练习。因此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都是有责任去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在家庭中,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家长可以让学生观看自己喜欢的比赛视频或者带着学生去现场观看比赛。社会以及学校应转变认知,将体育运动和文化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如有可能将体育活动也作为日常考试、升学的必备。其次,社会和学校组织适合体育生发育特点的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篮球等等形式。
结束语
经过笔者的实践和观察,近年来初中生体育课堂的比赛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应用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运动中,教师没有在比赛教学中充分把握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缺乏系统化的授课,没有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想要提升比赛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还需要深研新课标,根据比赛所能呈现的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合理的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时,结合初中生发育特点,得出适切性较高的比赛教学内容体系,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协助的模式,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
[1]于为国. "情境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武术研究, 2017, 2(006):144-146.
[2]陈福照.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体验提升实效——谈初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J]. 考试周刊, 2018(81).
[3]杜国祥. 新课标下情景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浅谈[J]. 速读(上旬), 2015(1).
[4]邹伟. 情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 2016(1):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