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葵山镇者黑完小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共同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足,并立足于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来积极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以激发语文教学的活力,从而获取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点选择的四个要素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点选择;四个要素
引言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何确定精准的学习目标,是语文教师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般来说,学习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等。笔者要谈的,是具体的课时目标。为了明确起见,笔者引入“教学点”这一说法,用来代指一节课中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的课时目标,重点是知识与能力目标。那么,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有哪些教学点可以选择?哪些教学点应该抛弃?对教学点取舍的依据是什么?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通病,不管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教学内容有关。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包括听、说、读、写四部分,无论是哪一部分,都有一些逻辑性较强的技巧以及繁杂、冗长的文字材料。因此,学生长时间学习难免会产生一些疲惫感。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到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
(二)忽视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了取得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最大限度地把控了课堂时间,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根深蒂固,也成为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内容浅显
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指很多教师停留在教材内容上,没有真正对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可以被应用进思维训练中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量的缺乏很难引起质的改变。
(四)不重视课堂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反思环节,主观上将教学反思作为可有可无的环节,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反思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接受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还可以发现教师这节课的不足,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提高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中语文教学点选择
(一)关注文本的教学价值
教师和学生面对同一个文本,理解上有深浅之分,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别。基于这样的教学实际,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一建议要求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对文本所包含的教学点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课文的朗读、语言的品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原本就是小学学段文本阅读的重点,故而选择这些教学点能够与学生年龄、认知实际自然衔接。
(二)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言学教材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既有智力要求高的,也有图像要求高的,情感内容占很大比例,如果老师只讲一个字,就很难实现理想的学习成功。信息技术通过自身形象和听觉与视觉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独特优势,使抽象知识或抽象事物成为更高的形象和更大的动力,从而提供了传统教育方法所不能提供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使用信息技术开发直观的情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优化语言学习过程。
(三)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教学工作开展
语文教师需要丰富思维训练的教学形式,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过去也有很多学科在教学开展时,对学生进行了小组的划分,但是最终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究其根本,会发现是因为小组合作的机制有待完善。大部分教师在小组成员划分结束后,就放任学生自由讨论,二十分钟或者半节课过去了,最终的分歧还是很大,得出来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四)语文教学为基础
中学语言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本性的改善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学的标准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认为语言教学必须既针对社会领域,也针对个人领域,其中包括:“改善学生的语言文化,尊重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和尊重学生的独特经验,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欲望和充分动机。自主性、协作性、学习过程等,课程中的陈述明确传达了语言教学符合各国语言培训要求,语言教学出色地体现了“语言课程”的基本原则。
(五)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
每一篇课文中都会出现生僻字和重点词汇,教学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通常会将这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单纯的会读会写并不能完全掌握文章的内容,学生要学会的也远远不止这些。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积累新的词汇来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六)关注课堂容量
课堂容量要合理,这是语文教育界一致的看法。然而,近年来的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课堂容量过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不考虑学情,只求推进,不求实效;二是追求面面俱到,教学点过多过滥;三是对教学点缺乏从学年、学期、单元到课时的整体规划,前后重复。解决“课堂容量过大”的问题,教师既要从思想上摒弃“师为主体”的观念,还要在教学点的选择上做到有的放矢,通盘考量。
(七)引导学生剖析文本,深化学生理解感知
对于有积极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问题是引导他们所有学习和研究活动的动力。这样一来,中学教师就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契机,在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也加深了学习主体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变化教学角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具有多元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从思维的几个特性可以得出思维训练需要不断变化的特点。当下很多教师在开展思维训练时,通常只采用一种思维引导的方式,这样理论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特的,如果教师将思维训练的模式和角度进行了限定,那么学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多变化思考的角度。
结束语
总之,教学点的选择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必备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靶心”,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在选择教学点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学情、文本的教学价值、教材提示和课堂容量这四个要素。唯有如此,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精准无误,教师的组织、引导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永花.初中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35):62+64.
[2]杨国梁.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14.
[3]赵雪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11):227.
[4]张学红.营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关键要素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23):192.
[5]韩珍.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要素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