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育培养体系构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1

职业院校美育培养体系构建探讨

聂仁婷

山东轻工职业 255000

摘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职业院校体系里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分析,从美育类课程组织、美育教学、美育教材、美育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对职业院校美育教学工作的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育;培养体系

1.美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美育也是美育这个就是通过培养人们对美的理解、体验、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从而创造出美的理想,美的感觉,才能有美的品格和美的实现。

严格意义上的美育,其定义是指的是“艺术教育”;一般定义的美育是指“美感”、“审美”、“美学素养”;而更为广泛的美育教育则是“将审美原则渗透到不同学科教学中形成的教育”。

在美育教育界定范围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起维度体系也发生了变化:从形式美育到实体美育。所谓的“形式教育”是指“提升培养对象的审美素质”,而美育的本质是遵循美的精神本质,让美学素养渗透到生活当中,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内核。开只有这样,美育观念才能从狭义向广义转变,实现从形式到本质的革命。

2.职业院校美育类课程组织

美育课程是实现职业院校美育目标和学生发展的承载手段。在课程开发上首先要强调美学、艺术和职业课程的结合,其中最高层级的课程是美育的理论课程,主要是美学的基础知识或美美原理;中间层级是艺术课程,包括音乐、艺术、影视、戏剧等;基础层级是美育实践类课程,例如观看艺术表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文艺术实践活动等,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的安排上进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课上时间与课后时间相结合。同时,将第二课堂,项目式的课程方式与美育融合形成美育课程体系。

因职业教育学生专业的实践性强,所以美育课程的构建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匹配,形成选修与必修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的美育课程架构。

3.职业院校美育教学

首先,职业院校美育在教育手段上,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点,营造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环境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发挥学生在的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运用审美化教学实践的手段。

其次,在美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与专业性的课程相结合进行美育教育渗透,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法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审美素养。

再次,对美育的实际执行教师应该实现自身美育素养的不断提升。该出所指的美育的实际执行教师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术类老师,而是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的参与者。

4.职业院校美育教材

职业院校的美育教材应该形成立体的教材系统,课本、教材、以及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辅助性材料。教材类别主要有:

(1)“审美基础与美育教程”类教材,该类教材主要用于基础美育教学。

(2)“专业方向类美育”教材例如:《艺术鉴赏》、《影视鉴赏》、《音乐欣鉴赏》、《音乐鉴赏》这类教材室通过感知体验和欣赏,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跨界审美课程”教材,该类教材遵循了美的基本原则,它是从一个或多个领域理解美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用于指导学生和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实践”,如审美教科书《美学》。

(4)与生活相结合类的美育教材。该类教材,强调审美教育对生命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高校美育:美好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是从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出发,以美化自我、完善人格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为核心,以生活美的设计与设计为主线。

5.职业学院美育评价。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可以量化的美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没有可以参考的完善体系,就使得各个学校在进行美育教学效果反馈是没有统一进行的参考标准。所以,有完善度,有体系性的评价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6总结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职业院校体系里越来越突出因为美育教育有助于学生重塑个人价值理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责任感;有助于思政育人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推进学校的柔性管理。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分析,从美育类课程组织、美育教学、美育教材、美育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对职业院校美育教学工作的体系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泽洲. 补偿与发展:高校美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

  2. 刘珊.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指向与路径选择[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

作者简介:聂任婷,多年从事艺术类美育类一线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