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孙严

内蒙古赤峰市中心血站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安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效果分析,对临床输血治疗工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抽选我院中输血治疗的194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男性患者994例和女性患者95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值在3~81岁。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采用输血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在检验结果中发现1946名输血患者中,总阳性率为121(6.22%)例,其中以HBsAg最高,其次为梅毒抗体和抗HCV,最低为抗HIV。结论:在输血前加强患者的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能够降低临床上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而在对患者进行检验时,各项操作医务人员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各项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验;临床输血;检验方式;输血检查


  输血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临床上的死亡率,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人群生活的不断变化,导致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艾滋病和梅毒等这类病症主要由性接触传播,患者在手术后输血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由于输血而引发二次病原体传播的情况[1]。在患者输血前,需要加强传染性疾病的标志物测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并且对于医师来说也是一定的保障。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我国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了输血技术规范,其中明确要求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进行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2]。本文中将1946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确认其中的阳性率,分析其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抽选我院中输血的患者,194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男性患者994例,女性患者952例,患者年龄区间值为3~81岁,平均年龄值为53.2±6.8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符合输血治疗适应指标,并且满足我国相关输血治疗的临床诊断标准。在患者入院时,医院的数据库内有与患者相匹配的血型和库存。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等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无法进行后续研究,配合患者;排除多发性骨折,并且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影响的患者;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排除资料收集不全,其中包括病史和受伤原因检查资料不全患者。

研究接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通过,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由医务人员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确认患者基本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前,需要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采集,在患者输血前对患者采集5ml静脉血,将其分为两份。对血样本进行10分钟离心,速度设置为3500r/min,完成血清分离后,将其放置在2~8℃的冰箱中,对样本进行采集后1~2天完成检查工作。在对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进行检测时,不同的指标选择对应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具体的试剂盒以及实验操作,按照试剂盒中的操作说明进行,我院从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有标本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在最终检测结果中,针对患者的丙型肝炎抗原进行记录,同时记录类似输血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不同感染者的具体类型做好相应的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数据由医务人员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中产生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标准差)形式记录,应用T值检验,产生的计量数据采用(%)形式进行记录,应用X2检验,最终结果与P值对比,确认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检验结果中发现1946名输血患者中,总阳性率为121(6.22%)例,其中以HBsAg最高,其次为梅毒抗体和HCV-cAg,最低为抗-HIV。详细数据见表1。

1 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技术的最终检验结果5fe015f7aad8e_html_e0746ba4747c1817.gif±s

指标

例数

占比

HBsAg

56

46.28%

梅毒抗体

26

21.49%

HCV-cAg

20

16.53%

抗-HIV

19

15.70%

总例数

121

6.22%



3讨论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生命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这种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机体的血液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能够有助于提高临床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随着近年来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性观念的开放性特征逐渐趋于明显,这就导致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部分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性病检测,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性病再次传播的情况,不利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工作开展[4]。而为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我国的相关卫生部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完成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检验质量。本次研究中所收入的1946名输血患者中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验的阳性率为121名,说明在进行检验时,我国的各种病症感染患者,而在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验,并且在进行工作期间需要强化自身的职业感染一时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都需要做好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医务人员需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意识管理,避免出现各种医疗暴露。对于需要进行侵入式检查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应当尽可能优先安排未发生感染的患者,避免出现医院交叉感染,尽可能降低疾病传播的情况[5]

我国是丙肝的高发国家[6],丙肝病毒的携带者在我国占到了总人口的1/10左右,而发病后的丙肝患者大约为2,000万左右,我国目前乙肝的感染率为10%左右,而HCV-cAg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并且患者在发病后很容易引发肝硬化和肝癌。梅毒主要是通过梅毒螺旋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输血前患者可以采用相关的检验方案来对抗体进行检测,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感染状况,从而确定患者是否合适接受后续的输血治疗。除此之外,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显示艾滋病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临床上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在输血前加强患者的HBsAg、HCV-cAg、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能够降低临床上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而在对患者进行检验时,各项操作医务人员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各项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立营,刘国凤,于庆潭,郑长青.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J]. 肝脏,2017,22(10):927-929.

[2]刘敏,游春丽,穆万洋,邓小倩,斯思. HCV-Ab、HCV-cAg和HCV-RN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6):107-108.

[3]戴宏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病毒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06):807-808.

[4]姚仁南,张建辉,陈复兴,黄晓静,赵勤,江学成.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初步应用[J]. 东南国防医药,2008,(03):168-169.

[5]舒宇,文跃辉,曾良,彭梅. 186例输血前患者游离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检测[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0):621.

[6]金振良,王福成,朱发明.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8):85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