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 150000
摘要:本文主要就依托中心镇城市化的新策略进行分析,明确中心镇城市化的主攻方向,不断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防止大城市过度城市化等的问题。使得中小城市和城镇可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不断的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中心镇;城市化;新措施
1“中心镇”城市化及其在城乡体系中的重要承接作用
依托中心镇的城市化策略实质在于,在城市体系的规划发展中,由集中型发展模式向分散型模式的转型。第一,随着城市区域化日益增强,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带、都市圈会逐步将周边小城镇整合进都市圈空间结构中,使之转化为城市带或都市圈的相对专业城镇。第二,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将明显强于极化作用,相关城市功能将扩散至周边腹地区域,从而促进产业扩散、人口迁移、文化传播与基础设施延伸,影响城镇腹地调整与城镇体系重构。
2依托“中心镇”城市化的新策略
2.1设置“中心镇”的城市化规划
对其地区相关的实施意见进行探究,合理的开展中心镇小城市建设规划工作,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参考其地区以及相似区域的城市发展标准,依照相应的城市管理理念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遵守相应的产业发展要求标准,让其产业能够更为集聚且集约性的发展,保证人口有序的集中状态。予以小城镇和县级政府相似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使得其财政支配以及人事调整权足够的独立。对相关指标以及中心镇标准进行对比,小城镇的人口以及产业集中度要求标准相对来说会比较高,并且其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能力也会比较强,需要合理的配置政府职能,使得其所开展的运行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小城镇需要达到基础建设的规模标准,构成较为完善的水、气等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其地区的财政经济实力,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会超过2万元,且工业功能区域的工业增加数值是全小城镇工业增加值的百分之八十。提升其地区的公众服务能力,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事业发展网络体系,确保其各类服务网点布局的合理性,使得其创建的商贸金融服务网络更加的繁荣。稳步的提高社会保障机制的应用效果,打造出便民性更强的社区服务网络。最后,需要构建完善行政管理机制,其所构建的机制内容要足够的完整,使得其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更加的高效,同时让其运作更为顺畅化,明确其自身的权责义务,强化体制的执法强度。由其不断的朝向试点镇延伸,让其所构建的服务体系更具民主性,确保其各项运行的规范程度。对小城市的管理需求进行探究,尽可能的不去变动镇级建制,设定其试点地区的职能定位,满足相应的法律条例,并以其为基准,采取交办、延伸机构等的形式给这些小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予以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该地区试点的人口规模以及经济总量等进行分析,服从上级部门的指导,遵守分批分期的实施要求,延续城市规划工作。其所编制的规划方案必须要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接受批准之后,把其规划详细的公布出去,明确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形式以及布局状态,构建出更为宜居性的投资以及人居环境。
2.2推动小城市发展要求的体制改革
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必须要满足城镇建设的用地需求,同时达到集约利用的目的。推行“两分两换”的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保障土地的流转状态,让城市化的储备土地足够的充裕,实现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目标。增设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用地计划单列机制,并以空间规划为基准,不断的推进其项目,以此来保障小城市建设的用地需求,盘活其建设用地。以小城市发展需求为基准,不断的鼓励大型商贸企业的发展,建立小城市一级财政体制,确定基期年,额定基数等。构建小城市建设发展融资平台,组建小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让其投资格局更加的多元化,不断的优化实际审批的程序,供给其贷款,满足其体质的总体要求,合理的划分各个小城市试点的事权,梳理小城市试点的财力分配关系,注重小城市财力的发展。调整内设的机构,增设一系列的管理权限,并以地税分局为基准,开设财政分局,不断的完善该地区人员的配置状况,补充完整试点挂职机制,缓解其地区管理人才的压力。构建更为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转移人口的户籍管理工作更为顺畅化,予以其相应的就业保障,配以更为专业化的培训,同时还需要把财政补助措施等多事下去,确保其就业的稳定程度,让新居民可以更好的享受市民的待遇,调节以往的不公平关系,解决医疗缴费标准不统一等的问题,让其人口能够更为迅速的聚集到小城市当中。
2.3在通过中心镇城市化助推产业集聚与升级
首先需要提升培育产业的力度,结合其地区区域城镇体系的职能完善各项分工任务,使其构成更具规模特性的主导产业。合理的选择相关的产业,让其产业地域分工更加的合理,防止其出现错位竞争等的问题,让其更好的向大市场规模化产业集群,注重城镇群体的产业功能分工工作。构建更具优势的产业,发挥出这类产业的技术以及资本等优势。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的比例数值,促进城镇服务行业的发展,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民生性的服务工作。其次,需要依据小城市的标准,不断的拓宽其自身的经济功能,满足相关的法律条例,给其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行小城市培育行动计划工作,注重构建现代化的新型小城市。小城市的工业功能区建设,有助于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突出县域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增加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加快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环保条件。
结语:总之,依托中心城镇推进城市化建设将是我国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和方向,本文对此做相关的论证探索,供各地在实践中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丙宣,赵光勇.整体性政府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杭州市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8).
[2]刘兴景,何竹明,殷春楼.宁波呼应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的对策研究[J].经济丛刊,2011(10).
[3]孙书恒.切实做好深化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J].机构与行政,2014(03).
[4]张小平,陈德福.对常州市中心镇建设的几点思考——以金坛市两个中心镇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