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局第一小学。
摘要:简便运算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了解和学习的。其通过简便运算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算术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现阶段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先锻炼学生简单运算,之后在进行多次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但是即使是这种学习模式,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准确应用简单的计算方法,使得教学达不到明显的效果。
引言:简便运算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同步提高,同时这也是人教版数学要求需学生掌握的内容。大部分教师在简单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重视训练简便运算的技巧,并通过大量的相关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的熟练度。然而。这样的学习模式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想效果,大部分学生无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此篇文章,笔者就是根据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一下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简便运算的准确度与计算速度。
一、分析比较,选择最优的简便计算
教师在进行简便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进行教学,课本上写出的和教师教的往往是最简便的计算方法。然而,也有学生初期接受不了,有学生为这种方法简便,也有学生认为那种方法简便,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简便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了。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鼓励学生进行计算,了解到全部的计算过程,随后再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体验、以及分析出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运算的规律,从而慢慢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简便计算方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进行计算。题目为16*20,学生们便给出多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16×20=(4×4)×20=(4×20)=4×80=320
第二种方法:16×20=(4×5)=16×4×5=64×5=320
第三种方法:16×20=16×(4×5)=16×4×5=64×5=320
第四种方法:16×20=16×(2×18)=16×2×18=32×18=576
第五种方法:16×20=16×10+16×10=160+160=320
答案显而易见,第四个方法是错误的,所以学生们对第四种方法的议论更多。看到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运用第四种运算方法的学生也会进行反思,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对计算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乘法分配和乘法结合的了解和应用。
二、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简便计算
教师应了解到,小学生在计算的学习期间,其理解简便计算的方法都是从实际生活问题作为出发点的。所以,教师在简便计算教学期间,应适当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效结合,将其充当学生自觉建立简便运算的支撑点。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而且也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为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乘法分配的简便计算,可以借助实际生活,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植树节时五年级5班和6班一起去植树,5班有36人,6班有42人,需要每位同学种10棵树,提问5班和6班学生加起来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学生开始思考并给出两种答案,其一,一部分学生分别算出每个班级需要中多少棵树,再将两个班级的数相加得出:36×10+42×10。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先把两个班级人数相加,在乘以需要每个人种的棵树得出:(36+42)×10,通过结果学生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都可以算出正确答案,但是很明显第二种方法更快速得出结果。这样列举生活当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为问题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及时感受到简便计算的优势,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定律,也表明学生自身已经形成了认知结构。
三、增加变式,开阔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路
简便计算的因素十分明显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材对简便计算编排的特点。这也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并运用定律、性质,同时在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上起着较强的作用。但是学生只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简单且基本的练习题目,根本无法在实际计算中解决那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问题如果按照原本的顺序去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准确率也会降低,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多变式的题目,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打破传统规律,通过自身学习的知识,合理地进行等值变形,从而实现简便运算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通过“拆整”简化计算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涉及了很多的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和、差、积、商的变化都是简便计算的基础,学生对于这个部分的知识需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个是进行简便运算的核心能力。“拆整”指的就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将数字分拆成有整数的形式,运用相关运算定律和性质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一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教学时,同时还需要运用一些乘法分配律的相关内容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拆整的简便计算方法一般都比较隐蔽,很难被学生发现,运用起来也很麻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个部分专门提出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掌握这种简便运算的方法。
五、让学生们在习题中养成简便计算的习惯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里简便计算只有在要求要用简便计算是才会用到,没有要求时就可以不用。在这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感受到简便计算的价值。所以在平时上课时,如果有什么机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简便计算的价值时,老师应该好好的利用,让学生有对简便计算的需求心理。比如说,在做144÷4×25这个题目时,有很多学生做了很久做不出答案,而有的学生又快又轻易的做了出来,这些学生的做法是:144÷4×5=36×25=4×25×9=100×9=900.从步骤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理解了简便计算的好处,所以老师应该予以表扬。将两种同学的方法做对比,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从而受到激励。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有简便计算的意识,便能够拥有好的数学素质。
结束语:小学数学教育中,简便计算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简便计算是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观察力与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使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结构,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雄.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C]//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0.
[2]褚慧秋.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4):69-69.
[3]杨俊.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000(00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