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少年宫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历史源远流长,淄博民歌作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重要支体,在中国民族声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淄博民歌作为地域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儿女在长期劳动中所创立的一颗璀璨明珠和精神珍品,《赶牛山》就是淄博民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笔者是淄博人,从小受到淄博民歌熏陶,怀着对《赶牛山》传承的愿望,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全面分析和诠释,希望可以让欣赏者感受到这首歌曲的独特地域魅力,加深演唱学习者对歌曲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淄博民歌;《赶牛山》;演唱风格
一、《赶牛山》音乐文化探索
1.牛山庙会民俗文化
牛山,位于临淄区城南7公里处,海拔174米,牛山没有黄山之秀、华山之险,但在临淄也小有名气,且以“春回牛山雨蒙蒙”之名句,被列入临淄八景之一。牛山庙会依托牛山的自然风光形成,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时间为农历的三月初三。牛山庙会的起源大致有两种说法,都与民间的祭祀活动有关,如今的牛山庙会已经由最早的朝拜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大型民间集会。
2.历史渊源及整理始末
1960年《中国民歌集》筹备出版,由此展开了对于民歌的挖掘和抢救热潮。《赶牛山》是被抢救出来的众多淄博民歌中最具淄博地方特色的一首。本曲的弹唱充分利用了淄博方言的语音特色,和具有方言特色的特殊衬词,使之生动鲜活,耐人寻味。在整理的过程中,《赶牛山》的三个不同版本被相继整理出来,由于牛山庙会影响范围较大,所以《赶牛山》也在不同地区体现了相应的地域特色。
二、《赶牛山》艺术特征
1.民间性
《赶牛山》的歌词内容是对风土人情河光山色的生动写照。其流传方式和发掘过程都体现了民间性对于艺术作品传播的重要作用。歌词中简单明了的描绘了赶赴牛山庙会的喜悦心情,交代了任务和地点。第二段从远景描绘了淄河与孟良山的景色,第三段进一步描写近景泉水清清与轻松绿树的景色。层次鲜明的的写照了牛山庙会的心情和见闻,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容易引起听者的情感认同。同时,大量衬字和淄博方言读音的使用,是鲜明地方特色的标志。方言在歌词中的使用对于歌曲的传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旋律的高度贴合更体现了民间性的特征。
2.艺术性
赶牛山的歌词和旋律,具有“流畅”、“俏皮”“亲切”的特点。歌词在三句七七五体的基础上进行了两句补充,达到了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由于淄博小调有娱人或自娱的功能,所以不像山歌和号子的节奏那样多变,由于淄博小调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整理,节拍一般比较规整,但节奏较为灵活多变。本曲多用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形成了长平短,平长短型的节奏,即可以取得节奏内部的平衡,又具有良好的音乐推动性。弱起节奏的使用和次强拍的空拍处理,既符合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又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和语气感。一连串口语语气词的使用通过炫技性的密集十六分音符旋律起到了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的作用。此曲虽然为民间小调,但处处体现着民间艺术的智慧和方言声乐作品的独特艺术性。因此,只有用心研究民间艺术的精髓与智慧,深入民间音乐产生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三、《赶牛山》演唱风格与技巧
1.《赶牛山》演唱风格
《赶牛山》的演唱风格应注意对民歌旋律、语言特点的还原和再现。入衬词“三月三”的三字,甩上去,在和之后的衬词“巴拉”以及语气词“哟”连用,使味道更加浓郁,同时甩腔时音色的变化也应与演唱的动作和神态相统一,突出少女的性格特点。语气词“巴拉”“哟”在演唱方法层面应该将“巴拉”和“哟”字分开处理。“巴拉”是衬词,并处于第一拍的后半拍,因此从词性和节奏角度应为轻读,突出咬字的清晰度和穿透力。“哟”字为语气词,表现感叹的情绪,且旋律为强拍四分音符,因此哟字的发音应圆润洪亮,并对音尾做适当修饰。演唱此类民歌,应尽量抓住旋律和语言的特点,并根据作品的需要,调整演唱的音色。山东民歌中喜庆欢快的作品居多,很少有悲切的民歌,这也体现了山东人乐观开朗,朴实直爽的性格特征。。
2.歌词分析
(1)发音特征
淄博方言总体上具有“侉”“硬”“冲”的语言特点。从读音的声调上来看,淄博方言只有平、上、去这三个声调,没有二声读音,二声大多读三声发音(如题=体),且句尾、结尾多为去声。第二个发音特点是平舌音与卷舌音的区别。淄博方言将汉语拼音中一些汉字的、z、c、s平舌音声母读为卷舌音zh、ch、sh,如淄邹泽责、测册策、森色涩、这三组汉字在方言中读为淄(zhi)、邹(zhou)、泽(zhe)、测(che)、色(she)。本曲歌词中的来至(在那)淄河滩中的淄,在方言中应读为淄(zhi)。这样的发音相对平声发音较为柔和,而非具有穿透力的平舌发音。声母r的发音大多被l替代,例如“如”字的发音为(lu)。
(2)衬词使用
由于现存的《赶牛山》乐谱版本经过了多次加工和整理,歌词除了体现主要句意的骨干词外,加入了大量带有地方特色的衬词、尾缀、语气词等。例如第一句歌词:年年(是)都有(这)三月三(巴拉哟)。其中括号内的这些字本应为动词和代词,但在这里并没有实际语义。其作用是通过衬词起到在弱拍附点节奏时推动旋律继续发展的作用。两个音同为十六分音符,且是小节的最后一拍子,落音为角音,一点而过,使得音乐具有了俏皮灵活的语言特点。哟是语气感叹词,较为常见,但前面的“巴拉”二字是淄博方言特有的语气衬词,有感叹之意。
结语:
淄博地区自古是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淄博民歌是中国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劳动人民经过数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是劳动人民劳动创作的结晶。《赶牛山》作为淄博民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民间小调,反应出了淄博地区特色的民间生活,具有民间音乐的真实性,音乐源于日常生活,与生活不可分离。
参考文献;
[1]浅谈我国民族声乐咬字与吐字[J].陈红玲.黄河之声.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