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思考

应宾海

浙江省仙居县广严学校,浙江 仙居 317300

摘要: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和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那么如何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好的培养学习积极性呢?答案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科学,真正了解科学的魅力。本文以初中阶段为研究范围,思考如何结合生活进行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生活 初中科学 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为基础。同时科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表明,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初中阶段科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探究如何进行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

一、当前初中阶段科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在这一阶段,教师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自己教学方式的各种创新。这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分析了当前初中阶段科学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本过度依赖。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这种“纸上谈兵”的错误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尤其是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超越课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脱离课堂实验。

在很多的科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知识的灌输。这种脱离课堂实验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恶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没有对于实验现象真正的感受,而是造成很多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识产生厌学心理。从这一层面来讲,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教学脱离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基于生活基础的科学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科学的真实距离。这样一来,学生们自然而来就能更加重视科学学科的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

二、对如何进行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的探究。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生活联系可以提高课堂的渗透力。同时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因此,将科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显得更加重要。下面给出笔者的几个解决办法:

(一)摆脱课本,走出课堂。

课本是科学教学的基础。但是科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之外,应该更加重视教材外的实践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将科学实验引进教学课堂。

科学一门实践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实验的积极影响。首先,实验有助于学生将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能够真实感受到的真实现象,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其次,课堂实验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正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基础要求。因此,实验中的科学教学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渗透力,锻炼学生动漫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糖溶于水的现象,让学生了解饱和和溶解的概念。加深他们的印象和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乐趣,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为什么生活中的铁都会刷上各种颜色的油漆?为什么铝盆不易生锈?为什么生活中的食用盐都是加碘的?这都是生活中的化学小问题。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来解答。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知道:铁刷油漆是因为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对应化学课文中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2O3,也就是我们俗语说的铁锈,因此人们通过刷油漆来保护铁制品;铝盆为什么不易生锈,反而表面锃亮。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暴露后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样就可以保护活泼的铝不受腐蚀;食用盐加碘是因为碘元素可以缓解甲状腺肿大。

由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现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与生活实际挂钩的课堂,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经验中就可以学习到更加具体更加全面的科学知识。

三、小结

总而言之,只有将生活带进初中科学课堂,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体验化学的乐趣,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培养科学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们有关“科学的源头是神学”的疑问,同时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渗透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制订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4] 郭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